原创|发愤的草莓
1
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的父亲是木工,常常帮人建房子,每次建完房子,就会把别人废弃不用的碎砖破瓦捡回来。俞敏洪搞不清这一堆看似废物的东西有什么用处,直到有一天,父亲用这些乱砖盖出一间四四方方的小房子。
一块砖看着没什么用,一堆砖看着没什么用,是因为你心中没有一个造房子的图纸。
在俞父眼中,它们不再是废物,是因为他心中有目标,便有化腐朽为神奇的结果。有目标,能把你的注意力汇聚起来,不会散乱于闲杂人等,自然能把看似零碎的资源汇聚成心中的“房子”。
有个朋友工作在大组织里,生活稳定不发愁。唯一讨厌的事,每天上班时总能听到这样那样的同事八卦新闻,哪个单身的小伙跟哪个单身的女生好上最后又分了,哪个家里吵架打到房顶了,更有抢男人上演小三戏码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且不说真实程度多少,光是听这些都累,有时还是听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泪。
我说,要屏蔽这些杂音很容易,去找个目标努力吧。这些无关紧要的“路透社”新闻自动消失,因为目标专注力会自动过滤掉它们,入不了你的“法耳”。
知识经济时代,海量课程涌出,光是选择就眼花缭乱,有的朋友看着这门课也好,那个课也挺不错,于是买买买,可是每次都是为了刷安全感;知道别人在拼命地学,更是坐立不安,学的时候没办法专心,每天就在相似的焦虑中度过。
如果有目标,在判断选择上你会有定见。只有和目标相关的课程,才会像有磁性那样向你飞奔过来。
英国有个名叫斯尔曼的残疾青年,患有慢性肌肉萎缩症,尽管如此,他还是创造了许多常人无法想象的奇迹。19岁登上珠峰,21岁征服阿尔卑斯山,22岁登上父母遇难之地——乞力马扎罗山。28岁之前,世界上著名的高山几乎都被他踩在脚下。
但正当生命辉煌之时,他却在寓所里选择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在遗嘱中,人们才知道在,原来他11岁那年,父母出发去乞力马扎罗山之前跟他说,希望他能够征服世界上的著名高山,从此他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当28岁时,已经完成了这个目标,突然却发现没什么生活的理由了。
斯尔曼这个勇敢的青年,缺少了为自己生成的目标。真正会变成信仰的目标,往往不是别人加持在你身上的,而是你发自内心想要实现的。跟着周围环境给予的目标生活,只能说“不痛苦”,但称不上是“很幸福”。
不少伙伴会认为自己也有目标,工作是“钱多事少”,下班后“吃饱喝足”,到时间就听从父母的安排结婚生子,难道不是有目标吗?细想一下,已经实现的,其实不叫目标,而且你的全部目标就仅此而已吗,它们是不是你真心渴望的,还是因为周围的人都说这样好,自己不想被当成“怪物”,所以也觉得OK?
“只有自己与上帝才能支配我的命运”,这句话曾经惊醒了一位叫邓尼斯的美国人。1974年,这位著名证券经纪人已在这份工作上干了6年,以社会标准来看,他是美国中产阶级的成功典范:拥有美满婚姻、一栋房子、两部车,三个聪明伶俐的孩子,然而,他患了溃疡。
猛然间,他才发现,以前所谓的目标都是别人认为的“好”,并不是自己的。于是他开始设立自己的目标。由于从小爱好研究无线电,他决定创业,成立邓特隆无线电公司,为此辞去工作、卖掉车子、以信用卡借款,许多亲友都断定他疯了。没想到1975年,他的公司营业额超过100万美元!
很多大一新生入学后,往往不知道怎么把大学生活过好,开始松松散散的日子,于是,大一“彷徨”,大二“呐喊”,大三“朝花夕拾”,大四“伤逝”。本来他们可以让四年青春绽放得更加灿烂,却选择了低品质的大学之路,很重要的原因是刚从原来被父母要求天天学习、盯着高考这根指挥棒的氛围中“解放”,失去了外部环境给予的目标,一时间没有了自己的追求。
三线城市比起北上广深的生活节奏慢。生活在这里,很容易不由自主地降低标准,适应这种环境的调调,自我安慰为“明哲保身”,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这时候,如果你有成长的目标,即使生活在三线小城,其内心完全可以有一二线城市的活法。互联网让这种差距在慢慢变小。
有的人25岁已经死了,等到95岁才埋。第一次听到这句话非常震撼,这不就是说25岁没了人生目标,只余下躯壳在世间行走?
当然,也有人会说,目标有个屁用,最后不都是“殊途同归”,就连坐拥天下的皇帝都没有找到长生仙药,别说普通人了。
正因为是这样,才更需要有目标。人生是一趟有始有终的列车,结果都是相同,唯有过程可以不一样,什么样的目标决定什么样的人生。在目标的指引下,把每一天过好,就是对生命最大的敬意。
股神巴菲特80多岁了,干劲比28岁的小伙还好,我相信他一定有明晰的目标,年龄再大,也不妨碍他全情投入地工作。很明显,他的生命品质就比许多人要高。
张爱玲说,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从细节上看,真实生活会有很多不如意。在家里可能会听到亲人的抱怨,在单位可能遇到纠缠的同事,在路上可能遇到到处发泄情绪的“垃圾人”。当你有目标,这些事在你眼中都是鸡毛蒜皮的,丝毫不会影响太多情绪,过去就过去了,这样,每一天的生活依旧阳光灿烂。
而没有目标就像走在黑漆漆的山洞,手里一个火把都没有拿,也许山洞里有精美的壁画,但你什么都看不到。
有没有目标不仅影响生命的品质,还可能影响生命的长度。美国一份统计报告显示,一个人退休后,特别是独居的老人,假若生活没有什么目标,每天只是刻板地吃饭和睡觉,虽然生活无忧,但寿命一般不超过7年。
不少人退休后除了带孙子还是带孙子,没有别的爱好。往往因为那些年忙碌于事业,操持家务,甚少关注过内心的追求。等到孩子长大了,家庭和事业都不需要太操心了,两鬓发白,牙齿松动,没有什么明确目标,闲下来竟然不知道要做什么。
有人说,每天要么工作,要么家庭,忙是忙了,但单调而乏味,太没意思了。
有人说,周围的人都积极向上,看着看着,发现自己每天都一样,焦虑得要死。
有人说,每天时间大把,不知道要做点啥,闲着闲着,只有发呆和刷微信。
每天相似的生活,今天是昨天的翻版,明天是今天的盗版,过得跟白开水一样,有什么破解的方法吗?
那便是给自己定目标。
有目标,能化腐朽为神奇;
有目标,生成内心的信仰;
有目标,造就高品质生命。
定目标不是牛人的标配,普通人可以有,也要有。
————
嗨!我是发愤的草莓,推崇“蜜蜂般学习工作,蝴蝶般感受生活”。
85后上班族双娃辣妈,三线小城活跃分子,爱手绘的个人管理达人。
5点码字助你省时、省力、省心,2015年至今创作干货类文章超过61万字。
文章入选LinkedIn领英的新书《你从未真正拼过》和橙子学院的新书。
个人新书2017年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