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时候会看电视上的情感类节目《爱情保卫战》,这个节目是帮助解决情侣或夫妻感情困惑的,当他们有了这样那样的感情问题,就会有嘉宾老师从各个方面为他们分析,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经常在一些时候,比如某人非常偏执,或者有什么过激行为,或者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时候,会有老师突然扭转话题:你的家庭是怎样的?你父母感情如何?兄弟姐妹几个等等。从而推断此人的某些心理或行为是怎样造成的。
我就是那个时候,意识到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的。往往是我们初为父母的时候,想要教他如何做,如何做得好,但是当孩子慢慢地长大,其实很多事都不用教了,因为孩子都看得见。他看到父母如何说,如何做,如何与人相处.......因为孩子最早最直接的教育就来自父母。
《天生非此——家是如何影响我们一生的》就是讲原生家庭的,这本书的作者是是英国的儿童心理医生、关系精神分析学家奥利弗·詹姆斯,他致力于心理精神研究,被英国报纸誉为“国民心理学家”。
在《天生非此》这本书中,詹姆斯指出我们并不是天生如此,我们长成现在这个样子,是受原生家庭影响造成的,父母的言传身教、关爱或虐待、思维模式以及我们与父母的身份认同都影响着我们长大之后的为人处事,以及心理和性格。这种相似并不遗传,却形同遗传。
我们为什么长成了父母的样子?
我们出生之后,最早看到和学习到的就是父母的言行。即使是幼小的年龄,也很快就懂得了要想获得父母的赞同,就要听话,也就是复制他们的言行。
言传
对于孩子的行为,父母都会有个评判,让他们满意的行为会赞美鼓励,不好的就会批评教育,甚至打骂。即使是不会说话的孩子,慢慢也就能看懂大人的眼神和表情,懂得父母是高兴还是生气。所以,孩子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取悦父母,按他们说的去做,听话就会受到表扬,得到拥抱或亲吻。如果反着来,批评是少不了的,挨揍也有可能。
父母是什么样的思维模式,也会影响着孩子,他们会很自然地延续父母的思维,因为在他们看来,父母做的想的都是对的。
身教
很多人会说,看看孩子是什么样就知道他的父母是什么样。因为父母的行为就是孩子的榜样。不管父母有守时、好斗、冷漠、积极等各种品行,那他一定也是以这样的标准来要求孩子的,孩子做得不合心意一定会指责他,扭转他成父母想要的样子。在孩子还不能明辨是非的时候,父母的行为就是他们的模板。
我记得看宁远的书,她有两个孩子,她说其实不用刻意地教孩子怎样做,因为你做的他们都看到了。
我以前为孩子报了乐器班,但是很厌烦假期里也马不停蹄地上课。为了让孩子看外面的世界,我只好为他请假。但是后来我明白了这样做很不好,这其实间接地是在告诉孩子,这课并不重要,有事就可以请假不上。既然报了学习班,就应该像学校的功课一样尽量少耽误,如果我能每次都排除万难而不报怨地送他去上课,他也会把弹琴看得很重的。
身份认同
人们常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其实并不是一家人才进一家门,而是进了一家门,才成为一家人。孩子模仿父母,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思维方式,或者认知模式,都会将其带入自己的生活,久而久之就变成自己的方式。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就是影响的力量。
虐待或关爱
父母的言传身教对我们有着深入骨髓的影响,长大之后即使意识到很多不对之处,也很难改变,比如虐待。
一个人小时候受到父亲的虐待,那么长大以后虐待自己孩子的可能就非常大。即使他在年少的时候,厌恶痛恨父亲,发誓将来我一定要对我的孩子好,一定不让他感受这种胆战心惊。但是长大之后,他很可能会重演他父亲的经历。
在黄国胜的《隐藏的人格》一书中,作者提到了“反向认同”的概念。意思是说他表面是反对父亲的,是不认同他的,但是背后却隐藏着“认同”。就是先认同,形成一个跟父亲一样的坏人面具,同时又塑造了一个与之相反的好人面具。这个结果就是,他一面痛恨着某种行为,一面做着这种行为。
所以,事实是施虐者大多都曾经是受虐者。
原生家庭是怎样影响性格的?
书中讲到一个母亲的故事。在女儿2岁半的时候,儿子出生了。因为早产,儿子需要更多的呵护,于是女儿就倍受冷落。加上母亲重返工作岗位,女儿还不满1岁就去了幼儿园。女儿过得很不好,母亲只好找了两个保姆轮番照看。后来女儿虽然很乖,但是胆小怕事,跟同龄人在一起常常表现得很顺从。而从不缺少关爱的儿子却是另一番模样,非常沉稳自信。
看得出来,幼时受到良好的照料,就会得到积极的结果。如果照顾不周就会造成心灵上的伤害。而同胞的兄弟姐妹即使是在一个家庭中成长起来,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关注度、付出的爱不同,他们的性格也会有非常大的差异。
所以可以说,同一个家庭中的孩子的性格差异,取决于后天培养方式。比如出生顺序、性别、父母当时的境遇都有很大的关系。许多事实证明,孩子的很多行为是父母养育造成性格特征的代际传递,同样道理,这也是孩子为人父母后必然的养育方式。
而我们与父母相似的原因是父母将他们的心理,他们曾经的经历施加到孩子的身上,以期望自己的情况能有所改观。比如“我很好,而你不是”的这种心理,就会让孩子感受到被父母轻视或虐待,就像是把痛苦和压抑传递下去一样。而“我很好,你也很好”的家庭里,孩子感受的是父母的关爱、支持与鼓励,也是把快乐和美好传递下去,他们才能快乐地健康成长。
父母在养孩子的过程中,也是对自己年轻或年少时候的经历进行的一次复制。
如何改变自己的现状?
长大之后,有了自己的认知,就会判断出好与坏来。但事实上并不是如我们想像的那样,好的就去做,不好就拒绝。不是的,从上面的话也可以看出,有的人明明知道不好,但心里仍有一种力量逼着他这样去做。
那么如何改变这个现状呢?
1.找出你与父母哪些地方想像,梳理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
2.找心理专家,请他帮忙分析你的童年经历以及个人心理,从而带你走出困境。
3.把“我很好,而你不是”心理转换成“我很好,你也很好”的心理。
4.相信一切可以改变,改变代际纪录。
一定要相信这些相像并不是由基因控制的,而是培养方式形成的。基因不可变,而培养方式及思维模式是可以改变的。我之前曾看过一篇文章,讲他怎样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积极快乐自信的人,这是给了人一些希望,只要想改变,就可以努力做到。
我也是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原生家庭的确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太大的影响,我甚至在我的孩子身上看到了许多自己的影子,让我非常不满又只能怪我自己。如果能早些懂得原生家庭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有如此大的影响,我也许会做很多改变,可能会把孩子培养得更好一些。
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无论是有了孩子的人,刚结婚的人,已经长大的孩子。所以我推荐每个人都该看看《天生非此》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