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川叔有印象,源于某天晚上他在新的十点读书会班级群里发的一篇文章,我忘记具体内容了,是分析的男女恋爱想法的,我觉得很特别,因为不像一般的公众号文章观点很明确,至少我能判断出别人怎么写出来的,那篇文章让我很迷惑。关键是我不知道他是谁,我以为是随便的某个读书爱好者。
直到好几天之后的下午,小川叔说了几句话,我和他针锋相对聊了一两句,另一个朋友私聊我提醒他是小川叔,豆瓣红人,百度能查到的。我立马去百度了,看到百度总结的小川叔履历,我大概能理解上一篇文章了。小川叔是在很多行业都有从业经验的人。我很佩服他各种跨界经验。从跨界可以看得出他很有勇气,从他的文章又能看出来细腻,加上那天下午他说的,我初步感觉他是一个有趣的有内涵有故事的人。那天下午他说的,我整理出来了。下面黑色部分是小川叔语录。
1、写作是无时无刻都在做的事,写出来是力气活。暗时间的概念。
2、人和人的时间管理差距是有人在聊天时只是聊天。有人有了强迫输出的习惯,比如聊天可以想广告文案和宣传语
听到这两句话,我特别赞同。读书群有人问我为什么一天能写好几篇书评。其实我在看书时不仅跟着主人公的故事走,还会在转折处思考作者的意图。我还不断地提出自己的小疑问,最终试着用作者的想法回答自己。所以即使我没有做笔记,但因为我记忆力还不错,而且一直在锻炼中,我可能比一些做笔记的人,收获的更多 。所以真正写出来就很快了。
至于聊天,我会把别人说的信息提炼之后作为以后谈资的一部分。比如见一个陌生人,我提小川叔,了解的人对我有亲切感能继续聊下去。不了解的人,我们可以以此为谈资,我大概介绍一下小川叔,在介绍小川叔的同时,比如我表露出欣赏或者其他情绪,对方大概可以感知我是什么样的人,然后我们可以继续愉快聊下去。
3、写作不要搞仪式感
4、最好的读书或者写作是应用
因为前段时间我参加集团读书活动要交很多笔记,上下班路上我时常用手机写我的思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这个习惯也是我自己读书时养成的。像我最热爱读书这件事的时候,我很少特别有仪式感地去读一本书。
我用kindle的最大目的就是随时随地看书,不同心情不同地点看不同的书。所以和读书有关的写作应该也是要以应用为主。我认同并且也在身体力行这两条。
5、不管遇到多大的咖,学会表达而不是赞同
6、你表达的观点才是别人的记忆点
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以我认为我觉得开头说话
这两句是因为我赞同了小川叔上面四句,小川叔说的。可能小川叔见过太多粉丝,盲目崇拜,以为我也是那样的。其实我只是赞同前面的说法,后面我有不同意见,我会说的。但因为和有些人的交流总是那么短,所以我没办法提出更多异议。我也暂时不想表达,我想先听听他的说法,再确定我应该表达什么去吸引对方。
我的吸引策略似乎失效了,因为那天傍晚我加了小川叔,并且介绍了我自己,他没有回复我。如果他确实很忙就算了,如果不是的话,我觉得真的不够尊重粉丝。希望以后稍微注意一下。
7、日常尝试总结观念,日后才能总结性发言
8、在读书会,不要有的两个误区:听过代表我读过,始终纠结我听完能不能记住
9、所有的快速阅读或者一知半解的概念都不是谈资,而是兴趣的引发点
这三点我也很赞同,我能做到7和8,我现在读书群里还算有点小名气,靠的就是之前积累。9的说法让我有点惭愧,我有时候会有点飘。我知道很多概念,但是我可能没有更深入了解就会说出来。我有时候会抢话抖机灵。所以以后我得真正多记笔记,争取我所说的是真实而不是扯的。小川叔语录基本都是因为我表达的,才提出的,但我并不是普通读者,我是有自己想法的。虽然我的很多想法小川叔会觉得幼稚吧。
10、一本书的精华20%,只有4%对你有用
11、高效读书不是本事,本事是在有效时间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
12、学习总结别人的论述过程
13、推导你觉得别人有道理的过程
这几点算是读书方面的。今年大量听书的过程中,我也发现了很多我以前觉得特别难,我都不想碰的好书,其实最重点的内容没有多少。最关键的是对我有帮助的确实不多。关于读书,我挺自豪的,我既能高效读书,也能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最近的实践是读完了《女儿国传奇》,然后轻松写了这本书的书评。
12和13这两条还在继续学习中。这两条我现在主要用在看推理小说上,最近也用来看科幻小说。
14、读人物传记或者观点类的书,尝试记录这个人在形成观点时受了谁的影响,看了谁的书,引用过谁的话。记录这些,顺着兴趣点查找,才能建立自己的知识地图
15、系统读书要做的两件事:1、建立你的判断标准2、圈定你的兴趣点,找到兴趣点的延伸分支。
16、如何建立挑书的基本认知和标准
(1)、买某个门类排名最靠前三本书,细致读完,做好导图(好书是对自己有触动,更进一步的书)
(2)有标准之后,从目录前言可以判断
17、读书选择分阶段的感兴趣的主题,平行阅读
14、15这两条我还在学习中,16是我已经掌握的知识,并且已经在应用中。17是我已经能做到的。
因为在那之后小川叔微信没有理我。过了几天我去看了下小川叔的简书,因为他给我熟悉的朋友点评了她的写作。那篇简书文章是我真正佩服小川叔的。我有了写作的新方向,不仅要言之有物,而且要通俗。所以接下来我看了小川叔几篇其他文章。个人感觉小川叔的受众都是思想觉悟不高的,至少比我觉悟低。所以会提出很多幼稚的问题,但小川叔给的建议都很不错,既有方法也有方案。是我今年喜欢的那种逻辑性强的表述。
今天小川叔可能心情不错或者比较郁闷,连发好几条朋友圈。今天他发的这篇文章截图里有我,https://mp.weixin.qq.com/s/fri-7Ok-PPs4hV9te1MgBw。所以我决定今天把对他的印象这篇文章写完,然后让他点评一下。这篇新文章是我更欣赏的风格,丰富幽默,而且条理很清楚。
最后我想说一下,我不算小川叔粉丝,因为我暂时不会买他的书。书名一看就很励志。我现在是实用主义者,喜欢认识真正知行合一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也能做好的人。我也在发掘自己的优势,最近尝试了很多我喜欢,我也努力会坚持下去的事情。希望这次会受到小川叔的关注。
后记:这篇文章我只分享给小川叔了。他认真阅读了,并在5月11或者12号凌晨给了我很详细的好几段回复。早上起床看到的我,震惊了。后来昨天和小川叔还有几段对话,他对这篇文章有两点争议。1、他认为我首次给他发的那一段介绍自己和爱好的话是问候,所以他没有回复。我个人理解希望得到的回复,客套也行,比如,好的我知道了之类的。小川叔也是实用主义者,他理解的沟通交流是他需要帮我做些什么,比如给我推荐什么好书,或者和我讲什么道理或者方法。他希望能够帮助我。但我暂时不需要帮助。我需要的是一点点认同或者简单的回应。当然了,可能是我表述有问题,所以给他感觉像需要帮助的在写作有困惑的。我的困惑不多,我知道自己踏实地写下去就可以了。我现在并不是为了挣钱写作,而是为了自己开心而写。
2、小川叔最不能理解的是我不是他的粉丝还批评他的书是励志书。关于这一点,我很抱歉。首先我自己心目中的粉丝的定义是至少完整看过某个作者的一本书,并且能赞同作者提出的一半以上的想法,并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去实践。所以我认为自己不算小川叔的粉丝,最近忙着我自己的工作和其他事情,只能粗略看过小川叔几篇文章。
百度推荐的他的第一本书名字很长《替这个残酷世界给你的一记温柔耳光》,我的朋友格格非常推崇的一直特立独行的猫,每本书也是起的这样很长的,有解释自己这本书目的的名字。所以后来我心里把这类归结为励志书。前几年我不太忙的时候,我曾经读过这个博主几年之间所有的豆瓣日记,也看过她所有的书。看多了,感觉要表达的就是一个意思努力,但并没有告诉我努力的方向。只是说要坚持写作。但没说她自己怎么进步的。反正她就是一直写。所以后来我就不看这类书了。这类书一般会贴上随笔之类的标签。我现在更愿意读经典的书,哪怕小说也好,至少能吸引我的注意力,让我迅速找到感兴趣的点,并且真的有所收获。
百度推荐的第二本书是《努力,才配有未来》,标的是随笔集。这本书看百度介绍有一些方法论。总的来说,在写这篇文章,以及和小川叔微信对话十几条之前,我没有对他的书有强烈的想读的兴趣。我最近自己刚摸索出来自己进步的方向和一些小方法,所以最近工作之余在尝试我自己的事情。我是希望等到我再出现迷茫的时候,才会认真去拜读之前有兴趣的某个人的书。比如我一直没看的写作书《文心》之类的。
我本来以为小川叔的书没有电子版,昨天我解释对他的误会后,他没有理解,他说你不买书,抽空看看电子书或者网上的文档也可以。然后我搜了下,真的有电子书,那就太好了。毕竟我自己用kindle两年多了,已经习惯很习惯看电子书。最近我一定抽空看看。等看完了和小川叔说说我的其他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