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吴文博
我之所以想到南国之秋这个题目,是基于这样的感受。
南国的秋与北方的秋不同。
出生在北方,生长在北方,自然对北方的秋感受最深。就说树林吧,阳历八九月间你依然看到的是一片绿色,秋雨冲洗之下,那绿色越发显得幽深,碧翠。庄稼虽然成熟了,但叶子依然发绿。尤其是玉米,秋天收玉米时人们依然能看到翠绿可人的叶子。收庄稼的人们在闷热的天气里穿着短袖,收玉米时总是习惯地砍下一棵玉米秆,用嘴咬去翠绿的外皮,嚼一口白生生甜脆脆的玉米秆,在吱吱的响声中甜甜的汁液从嘴角流出来,这时候人们就忘记了炎热。可是当人们收割完庄稼,时光进入十月,不几天树叶就一律枯黄,这时候,一场秋风吹过,遍地黄叶翻滚,仿佛一夜之间,秋天来到了人间。这时候人们不得不添加衣裳,瑟缩着脖子上地干活,或者干脆蜷缩在家里。
南国的秋天却是另一番样子。九月了,遍地绿色自不必说,阳光虽然不算强烈,但炎热依然如故,人们依然是短袖裙子。与北方大不同的是,此时树木还在生长着,院子里、道路旁的树林上依然发着嫩牙。但你不能说南国没有秋天。树林虽然发牙生长,但同时新陈代谢的步伐始终没有停止。老叶子在茂盛的树叶中间渐渐老去,零零星星地飘落到地面。据南京的朋友讲,国庆节前后是南方真正的秋天,这时候天气不热不凉,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候。虽然街上行人有穿短袖的,有穿裙子的,但一到了晚上,气温就凉下来了。人们悠游散步,一派轻松自在景象。
北方的秋说来就来,经常来得让人猝不及防。因此,在北方,人们一年中似乎只感觉到夏和冬,秋在时光的一刀切之下被忽略了。南国的秋犹如福建人品功夫茶,慢慢悠悠,晃晃荡荡地走来了。它没有一下子抛弃夏,也没有一下子拥抱冬,而是在这漫长的过程之中,容纳着,品味着,行进着。
也许正应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老话了吧。南国人对历史对文化的态度就像这秋,他们包容品味着祖先留给他们不算丰富的历史,滋养和发展着自己的文化。因此,南国的文化不算发达,但保存最为完整,名人故居、官僚宅院、王家府第,影响最大的就算苏州园林了。他们以他们的包容和欣赏让祖先的遗产为自己创造财富。
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呵!
——作于2006年11月南京挂职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