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开了又败,树叶绿了又黄。一切看起来和以前一样,但你知道时光已经悄然流逝,你又老了一岁。从年轻时每次过生日的欢欣雀跃,到现在日子临近时的惶恐不安。让我惊慌的不是时间,而是怕蹉跎了岁月,却一事无成。
于是我又拿起了笔。如果岁月不能永恒,至少让它流淌在笔尖。我很珍惜每一次学习机会,对每一位写作者来说,学无止境,唯有前行。因为越往前,越发现差距,越发现不足,诚惶诚恐。
所以,这次有缘聆听青衣主编分享自己的访谈成长历程,由是感激。
我一向是个注重细节的人。刚听青衣开口讲话,便十分喜欢。她的声音甜软温柔,不急不缓,甚是亲切好听。有一瞬间我沉浸于这样美好的声音,而忘记了去认真听她所讲的内容。访谈结束后,又几次反复去听。有满心感慨,但却不知从何说起。又怕写的过于片面。所以几次提笔,竟未能完稿,十分惭愧。
迫不及待的关注了她,认真拜读了她的文章,甚是折服。青衣不仅声音悦耳,文字也动听。她说:“我是一个狂热的文学朝圣者;我是一个终身死磕读写的在途职业写手。”
她把自己的访谈经历分为三个阶段,从拉风筝、拉降落伞到坐热气球,形象地展现了她如何从青涩到游刃有余。
即使到今天,青衣仍是谦虚的,她对文字一直怀着敬畏之心,第一次采访虽然稚嫩,但她迅速地总结了不足,也一直把老师的话记在了心里:“访谈要么不写,要么就写能存很久的。”
这句告诫虽短,却很让人震撼:“好的文章要有灵魂。”
作为写作者,都希望自己落笔的每个字,都是饱含深情、丰富而生动的,不是生硬的堆砌、索然无味的记录,而是赋予它感情,赐予它血肉,给予它精神。让受访者在这些文字里,记录下人生的某段经历、感悟,将来回望过去,能够反复观看,产生心灵的碰撞,这才算是一篇锦绣文章。
而访谈更是综合实力的体现。但是,怎样访?怎样谈?怎样写?都需要自身不断的修炼。因为访谈的对象可能跨越各行各业,每个人性格喜好不同,所以采访前要做足功课,提前了解受访对象很重要。
一篇成功的访谈,首先要确定采访目的,列好提纲,认真设计问题。对受访者循循善诱,引导对方进入主题,也可以从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切入。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对受访对象的特性挖掘的越深,才越能获得丰富的一手资料,才能展现给读者一个更加全面、生动、个性更鲜明的人物,这就是青衣说的“抓特点,写故事。”
青衣写的访谈,每一篇都立意新颖,丰富而克制,读后让人欲罢不能,回味无穷。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无止境,写无止境。写作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打铁还需自身硬。像青衣说的:“我读过的书,写过的字,都记载着我殚精竭虑的深夜,也记载着我每次初剑练习后留下的伤痕累累。”成功没有捷径,每一次进步的背后,都有别人看不见的呕心沥血。
每一个或冷或热的日子,即使每天都很忙碌,但挤出来的每一分钟,我都奉献给了简书,奉献给了写作。因为热爱,在这条路上,我会死磕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