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一开始,在校级、院级学生组织都有任职。经常接到通知:某某活动,需要*名观众,每个组织出*人。
不知道大家如何看待这事。
撑活动场面?凑人数?强制性?抽签去?谁倒霉谁去?
都知道人都有逆反心理。遇到这种“观众充数”的事情,通常不会关注活动内容本身,而是怀着一种排斥的心理去看待。
不知是主办方的宣传力度不高,还是承包方害怕观众太少撑不了台面。真想问问,当主持人说到:“今天来的人数挺多,现场十分热闹”时,她是否知道现场有多少“僵尸观众”呢?
个人本不是十分排斥这种安排观众的情况,毕竟有些是拍摄需要,有些节目确实特别好。只是不知道昼夜排练的辛苦,一点一点调整细节的执着,台上尽力演出时,看到台下观众冷漠的盯着手机,会作何感想。
我觉得观众的现场参与度与专注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节目组前期的沟通,当然,我说的是内容更好,看了之后会有触动,不是那种垃圾节目。
今天“奉通知”去看一个节目。没有节目简介,没有演员名单,草草的几行字收纳了所有。
前几天的通知是下午5:00集合去另一个校区,今天大概3点改时间说5:30。是演出时间今天才确定吗?或是别的变故,也就没太放在心上。可是下面的事着实点燃了我的怒火。
早早赶到指定地点,被告知没有负责人,之前通知我们的人也不知道车何时到达。就在冷风中傻傻的等着。
不知车到达的准确地点,就只能随人流,可领头的人也不知道。瑟瑟等了快半个小时,车来了,可演出地点却不一样了。被人像木偶一样指挥着怎么走,去哪里,做哪里……
随后的演出很精彩,可是也抹不掉之前的恶心。
后来,之前通知这件事的人一句“我也不清楚”,这件事也就到此为止。
这次,是我遇上了,然而我是大三的,去的时候不多。之前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每次通知需要出观众,学弟学妹都很乖的就去了,可是她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待遇呢?
既然什么都不清楚,有什么理由就发通知;既然是组织者,为什么不多考虑考虑整个细节;既然是好的活动,为什么不换一种宣传方式?既然有不公平的境遇,以前怎么没有人反映?
还好,这次活动我去了。有教训,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