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况下,教室里,老师对发言积极的孩子会青睐有加,一是表明这个孩子专注听讲,思维敏捷;二是说明孩子的学习积极向上,个性也开朗外向。
因此,以此为标准,很多家长最常给孩子唠叨的是:要听得牢,多举手。一些老师也会在期末评语中,特意指出孩子要多发言。但似乎,收效不大,发言积极的继续,不积极的也还是老样子。
小学一、二年级,是培养各种学习习惯的黄金时期,加上课堂上讨论的问题或话题相对简单,因此我们的确要求孩子多举手,多发言,多动脑筋。一堂课结束,老师也会奖励小红星,小苹果给发言积极的孩子。一些低年级的观摩课上,还没等老师话音落下,小手就齐刷刷地立起来了,一片积极活跃的好氛围。
随着年级升高,孩子们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怕出错,怕难为情,课堂上“小手如林”的现象渐渐减少,特别是五、六年级,孩子们行事谨慎了,举手发言的人更是屈指可数。其实,这也是正常的,符合孩子的年龄发展特点。
另一方面,举手次数多与少,不应成为评判孩子认真与否的简单标准。我们最重要的是关注孩子的思维状态,探查举手现象背后的原因。
我班有2个男生,个性外向,快嘴快舌,思维与举手几乎同步,在低年级时的确很“耀眼”,发言次数多,口头表达越来越顺溜,经常被评为发言之星,令同学们羡慕不已。但到了高年级,他们还是停留在这种追求思维快捷的点上,发言的内容,思考的深度则不注意顾及。我就建议他们别追求抢快,别停留在浅思维的层面上。
相反,另外两个男生,他们轻易不举手,我却告诉家长别太焦虑。这与他们内敛的个性有关,还与他们思考习惯有关,他们虽说举手不多也不快,却在暗暗地聆听他人的发言,思考相对成熟,要么不发言,一旦叫到发言则中肯,完整。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会表扬,一般也不硬性要求他们积极必须举手,只是让他们训练自己每节课都要有举手次数目标。
对孩子的课堂发言,我们不机械地追求外在的表现,不简单地命令孩子多举手,而是要探查背后的信息,更多关注孩子的思维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