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分类:
团购如美团、点评,品牌型如之前的凡客,平台型淘宝、天猫,混合型(自营+平台)如京
东,容易小众的直接销售型(设计师手工小批量产品等)想去,给其他销售平台导流的如半糖、豆瓣东西等,还有一些销售某一垂直品类商品的平台如聚美、氧气
(女生内衣),京东这种有个说法是既当裁判同时又上场踢球,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进入京东平台时看到有京东自营的会毫不犹豫地优先选择自营的,一来质量更
有保证,而来物流和售后都方便快捷得多。之前天猫在做猫超等时也遇到过类似情况。而其他很多小电商平台,发展到一定阶段,大多背后就会出现BAT的身影,
很多被巨头收购了,这样对此类小公司其实也不错,在保持相对独立的情况下有庇护,避免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快速死亡。
未来趋势:
根据大数据判断用户偏好于购物习惯,进而进行个性化的信息筛选与推送。奇怪的是在我逛淘宝之后,其他网页上常常推送出一大堆我想买的商品,影响我正常浏览其他页面,而真正进入到电商平台后,它所推送的内容却总是偏离我的需求或者千篇一律而失去兴趣。
根
据用户的购物时间(一天中的浏览购物高峰期)、周期习惯(如一周买一次牛奶、半年换一次爽肤水等)、LBS等信息有针对性的进行商品和信息推送。如用户没
半个月吃一次韩料,时间临近时,O2O电商平台发现她周末时正在XX商圈,有家评分很高的韩料店有折扣活动,于是推送了消息。
除了最直白的新折热、新奇特之外,运用好社交元素能够有效提升用户粘度与回访,在满足人性从众、崇拜、偷窥等心理的情况下,巧妙的将商品信息展示推送。
产品本身会有更加细致的用户群与使用场景定位,天猫一直在不断尝试不同的横向导购频道也是在发掘特别的用户群与场景,将大盘中的货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包装组合,帮助用户更方便的找到符合自己味道风格定位的商品。
另外今年的几次互联网合并如美团、点评的合并、滴滴快滴、携程与去哪儿合并等,其实这样的资源整合会带来合力前行,但对用户而言是利是弊还需要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