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里慌张又到了年关,我抬头看看日历,才发现,距离今年的春节仅仅22天了!
喔,又要过年了......
我心里默念着,却并没有一丝欣喜,突然,在脑子里问了自己一句:为何我不欣喜,记得以前我是最喜欢这个节日的。
我望着在一旁玩耍的孩子,才记起我们已经有整整5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城市里的过年景象似乎并没有家乡的热闹,在每一年,都是看见在路旁,有一排排像卫士一般矗立悬挂,鲜红欲滴的红灯笼,大大小小,各种款式。这些看似衬托气氛的景象,每一次都与冷清相伴。
大年初一到初五,你去街道的每一处角落里,都寻不到一处人影,公园里虽然火红一片的装饰,却也总是平静如水,你再走近那门庭冷落的超市里,发现里面的服务人员比客人还多。
所以,每次,我们都会匆匆买完需要的物品,悻悻而归,窝在家里看一天电视。
仿佛这过年,也并没有特别的感觉,似乎跟我们没有多大关系,不过就是可以暂时卸去疲惫的方式罢了。
我望着厨房,发现冰箱里塞满了各种饮料水果和生鲜品,再挪动到阳台,看见我早早的贴上的年贴,一切看起来物质丰盈,只是气氛好像差了许多。
作为成人,这倒并没有什么,我已经习惯了这样的节日感觉。
但是看看孩子,我突然觉得亏欠孩子太多了。
虽然我们有一些不得已的理由不能回家乡过年,但是孩子每年与我们在一起,也确实没有感受到这年的味道。新衣服是有的,只是作为男孩子,他没有放过鞭炮,也不知道这样的欢乐是怎样一种愉悦的体验。他也对压岁钱没有太多概念,因为出生至今,一直只有我们俩这爸妈给的压岁钱,让他感觉不到那种要压岁钱的意义和欣喜。
我突然发现,现在的过年,有丰盛,却缺少了味道,有气氛,却缺乏了灵巧,有平等,却缺失了乐趣。
陪伴我们左右的,是一年365天的平凡日子,我们上班,吃饭,睡觉...... 孩子上学,下课,游乐场玩耍......偶尔有几个朋友能相聚一下,也感觉挺欣慰的。简单的生活,简单的圈子,简单的年节,就这样重复了一年又一年,身边的同事换了一拨又一拨,身边的事情也越发平淡和无味。
偶尔,我们从母亲那里听来一些家乡的人和事,就已经很满足了。这中间,谁家孩子有出息了,让人欣喜;谁家阿姨或者叔叔已经过世,让人伤痛和悲凉。
每次这样,我都特别想立刻飞回到那个曾经生我养我的故乡,看看那里的黄土,听听那里的人和事,吃一吃那里久违的美食,重温那个幼时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年的味道。
6岁的孩子,对世间的事情并不能记得很清楚,但是每一次特殊的日子,却也总有很多记忆在脑海里。尤其对家乡的过年,每次想起都会有一种火热感涌上心头,红彤彤的炽热的感觉久久的不能消去。
6岁那一年,母亲还很年轻,两条长长得辫子自然的垂在耳旁,她清秀的面容里,总是会有藏不住的爽朗的笑声。临近过年了,她就开始忙活起来,一家子的缝缝补补,从早到晚的家务事儿,忙的不能停止。但是她总是忘不了,给孩子们亲手缝制新衣服,准备糖瓜,为家人准备需要的年货。她也带着我偶尔串串邻居,我们一起盘坐在炕头,说说笑笑,等待新年的到来。
也是从那个时候,我开始知道年是长什么样子了,开始喜欢上过年的感觉。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故乡的人们时常唱着那首《在希望的田野上》,在这块土地上过着平凡而又热闹的一年又一年。这时候人们总是会从大到小,从老到少,聚集在一起欢欢喜喜的祈福,纳祥,然后杀猪宰羊,置办年货,穿着新衣,恭恭敬敬的迎接年的到来。
最值得回忆的是小年后到除夕的那段日子。
到了腊月时节,年味渐浓,人们过完腊八节,就开始悄悄为过年真正的准备了。
在西北方的这个朴素贫穷的地方,我们在腊八节的时候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这也更显得西北民风的剽悍和质朴。
过了腊八就是年,从这一天开始,真正的过年的节奏已经悄然的拉开了帷幕。
人们忙忙碌碌,除过日常需要过的日子,心里早就盘算着如何过好这个大年。
孩子们在一起嬉戏打闹,心里也欢快的期盼着那最有意思的日子的到来。村里会临时组织锣鼓队进行排练,预备在大年初五的时候与大家一起同乐,周围处处都是一种热闹的景象。
小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人们会做几个正式的美味菜肴摆在桌子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个小小的团圆饭。而我最喜欢的就是父亲做的辣子豆腐和母亲做的红薯丸子,这也是每年过年我所期盼的事情之一。
年俗就这样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真正的登场了,这年尾剩下的日子里,每一天要做的事情,都是为了过好这个年。
腊月二十四,围坐一起蒸馍馍。
腊月二十五,煮肉装福碗子。
腊月二十六,打扫屋里屋外。
腊月二十七,给家里的娃娃们添新衣。
腊月二十八和二十九,上街采年货。
腊月三十,早晨贴对联,晚上包饺子,抱着大屁股的电视看春节联欢晚会。
大年初一,吃团圆饭,给孩子发压岁钱......
紧接着过年的每一天,都会在味觉和视觉上给你各种热闹和回味无穷的感觉。
花馍馍,宴席十碗饭,耍乐社火,锣鼓喧天,掉线戏偶,这些花样儿一直热闹到正月十五,才算真正的过完年。
成人后,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不曾再真正体会过儿时的那些年俗,它们红火、热闹、充满激情。
我也无法再给孩子一个像我儿时那样的欢乐的童年,因为这种风俗在村子里已经渐渐退化。
人们都在追求快节奏,不再喜欢自己亲手张罗,蒸馍馍,打扫屋子,煮肉...
很多人外出打工,在都市里一边享受着现在物质的丰腴,一边沉迷于城市的灯红酒绿。
我们在这大城市里,孤独得生活,也不再时刻感受到那年的气氛和浓重的年味儿。
我们也因为工作忙碌,总是推脱各种理由不再回家乡过年。
其实,我们都知道,真正的年,就是大家一起携手而耕,准备年俗的那些日子,人们相聚在一起,彼此取暖,把冰冷的心用这种方式仅仅的靠在一起,团圆,然后逃离孤独,让自己暂时卸下生活的压力和痛苦,短暂的沉浸在这温暖的日子里。
过年对于人们的意义,不仅是辞旧迎新,更是精神上的希望和寄托。
团圆的日子,总是有数不尽的欢声笑语,也有一些放不下的心酸往事。过了年,过去一年的坎坷总算过去了,可以迈进新的日子里了。人们对新的日子有太多的期盼和希望,有无限的憧憬。平凡的日子总是困苦多一点,但是我们所有的困苦都会在这每一年的相聚中慢慢淡化,最后积聚力量,整装行囊,继续出发。
所以相聚,才给年赋予了真正的意义。
有些时候,我突然找不到自己,回顾才发现,那最重要的年味儿在6岁的童年已经渐渐离我远去,我已无法再重温那种幸福和火热感。
于是,我期盼着,今年的这个年,我是否能带孩子回老家过年......
#羽西X简书 红蕴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