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不少爱情偶像剧因为剧情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狗血情节一度遭到观众们的厌弃和吐槽,近几年的爱情青春剧开始走清新纯爱路线,尤其把“甜宠”模式发挥得淋漓尽致,通过各种“花式撒糖”更是吸粉无数。
为什么现在的观众们只想看轻松治愈剧了?
1
落俗的狗血疼痛剧的套路,势必会让观众走向疲态。
青春爱情网络剧在发展初期的故事基调都是所谓疼痛伤感、青春张扬的爱情。像早恋、逃课、打架、辍学,甚至流产、自杀都是博人眼球的焦点。再加上受日韩青春偶像剧影 响,激化的矛盾冲突和夸张的虐恋模式,校园青春题影视作品中几乎充斥着大量的狗血虐心剧情,基本成为青春爱情剧的标配。
像早期的《青春期》系列电影都是以各种低俗,打擦边球来博人眼球。
一般青春爱情剧都有类似误会的情节,是为了引发冲突,导致男女主角分手,又或是为了所谓的“疼痛”,试图以这样的场景来带领观众入戏。
像《左耳》里的黎吧啦因对张漾的误会
而出车祸死亡,而张漾因李珥的左耳听不到而永远无法得知心爱的姑娘的遗愿。
又或是出轨的情节,像《匆匆那年》里陈寻的出轨背叛毁掉了方茴对爱情的信心,而方茴因为伤心难过与陌生男子发生关系怀孕后又被陈寻亲眼目睹堕胎。
又比如理想与现实的抉择,《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里冷酷理智的陈孝正抛下深爱他的郑薇远赴重洋之外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对成功的过度渴望使其多年之后悔恨错过心爱的姑娘。
这些故事里无一例外的是,所有的男性角色最后都会必然悔恨、堕落、或是幡然醒悟却为时已晚。像这种求不得的“勇敢浪漫”青春体验因为太过戏剧冲突化而失去真实感,强烈的情感和激烈的矛盾冲突在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之后势必走向疲态。
2
反派角色是个工具人
反派角色可以指人,可以指物,主要任务就是为了推动男女主角分手,其背后原因不用深究。
3
对于青春爱情都有一种刻板印象
似乎只有疼了,泪了,绝望 了,才能体现出爱情的意义,实则是一种负面的价值导向。
4
"狗血疼痛青春"的末落
如代表作《小时代》里的纸醉金迷的上流社会想象、打胎、车祸、绝症及虐恋情仇、自作自受的叛逆出走,各种不真实感越来越远离观众,自然而然走向穷途末路。
5
国家政策监管及舆论反对
近年来国家政策的变化及观众的舆论对狗血疼痛剧有着重要的影 响,使得现在的网络剧更加注重内容价值导向是否健康向上。
6
网络催生出来的文学作品
很大程度推动了青春题 材剧的内在更新和发展,也是许多观众更加喜欢的方式来讲述一种美好的正能量的爱情故事。再加上近十年的爱情精品网剧的出现,使得这些“残酷狗血青春剧”的虐心风格逐渐失去了市场。
“
“甜宠剧”出圈缘由
”
1
知名系列作品的黏性要比普通编剧的作品要强,尽量以制作精良为标准,不注水填充剧情。
像《你好,旧时光》根据网络作家八月长安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是“振华三部曲”中的第一部,除此之外,她还著有《最好的我们》和《暗恋:橘生淮南》,因为这三部小说中故事的发生背景都是在振华中学,所以被读者们戏称为“振华三部曲”。
《暗恋:橘生淮南》拍得实在是差强人意,就不上图了
顾漫之前被改编过的同名小说,人称微笑青春三部曲《何以笙箫默》、《微微一笑很倾城》、《杉杉来吃》,这些影视作品不仅可以增强观众的黏性,对提高收视率也显得尤为重要。(上期已放图)
除了网络作家外,在市场上也有专门打造某种主题系列的商业模式,像完美世界影 视刘宁工作室就签下了“蜜糖三部曲”《香蜜》、《亲爱的,热爱的》、《星落凝成糖》,主打“甜宠虐恋”风。
2
不同题材类型
近几年较为火爆的甜宠剧,都是不同类型元素+青春偶像的结合,也会产生不一样的化学反应。
比如《冰糖炖雪梨》将“高甜”与“高燃”结合,以竞技运动为切入点,让两个有趣的灵魂相互碰撞,不仅带来不少笑点,在爱情观上也赋予了正能量,也吸引了不少圈外观众。↑
(以上侵图 删 )
像《微微一笑很倾城 》加入网游元素,现实生活里的校园爱情和虚拟世界里的侠骨柔情神奇交替呈现,也很贴近新一代年轻人的生活日常。↑
再如《旋风少女》《浪花一朵朵》等加入体育元素,与我国近些年在体育方面的崛起不无关系,而竞技比赛也自带热血光环,也能吸引一波观众,像《如此可爱的我们》《你好,旧时光》等剧则加入怀旧元素,前段时间出圈的司藤则是奇幻元素。
如今哪怕是国产校园偶像剧也要通过题材扩张、元素糅合、实现其内容的多元融合和青春的多样表达。
3
不是所有青春都“疼痛”、“迷茫”,要反套路而行,更要抛开流量为王、数据第一的恶性循环,以优质内容吸引观众现在国内
甜宠剧里的恋爱故事肯定是存在一定的理想化与浪漫化的问题,但不断创新题 材元素,结合当代社会发展,还有与时俱进的恋爱观,一样能引发观众共鸣和喜爱。
4
反派人物塑造
以顾漫三部曲中的“反派”为例,在顾漫的小说里,不存在绝对坏人,也不是所谓的工具人,虽对主角造成一定的伤害,但也只是充当主要人物情感发展的作用,顾漫将这些主要反派人物的动机最后也和自己达成了和解。
这也是顾漫的反套路操作,把以前反派破坏男女主角的戏份,变成了一种助攻男女主角感情线的看点。
像《杉杉来吃》中的元丽抒、《何以笙箫默》中的何以玫和应晖、《微微一笑很倾城》中的孟逸然和曹光,最后都是主动选择放弃追求,并与主角达成了和解。
“微笑”系列青春小说向来都是温暖轻松治愈的基调,再加上小说中无时无刻不透露出浪漫主义色彩,作品中又时常以真实的生活细节展示出生活图景,才会使广大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正因为如此,“甜宠剧”才会逐渐取代颓废叛逆的“狗血残酷青春剧”。
5
人物塑造的转变
最近十年的青春网络剧的人物塑造转变中,其实可以发现,很多青春剧已经不再表现苦大仇深的人物故事,而是致力于呈现青春时代的“小美好”“小确幸”。
毕竟青春爱情剧受众人是年轻人,在角色设定上,除了切近年轻人的生活习惯,也要尽量塑造出正面且有正能量的人物,展现积极向上的生活取向,加入正确的价值观。
6
故事情感
从纠结虐恋到甜宠温情,在早期的青春爱情剧中,爱情叙事总是以虐恋为基调,爱情一直是青春爱情剧的主线之一,但这种爱情剧在不断虐恋与狗血的剧情中消耗尽观众的期待,于是回归轻松温暖的叙事与“甜宠”的基调,做出女性观众喜欢看的内容。
像《如此可爱的我们》《独家记忆》《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最好的我们》等青春爱情剧都在不断突破传统的叙述框架,在“花式撒糖”中讲述着清新纯爱的故事,又在“甜宠”爱情中不断捕获观众的“少女心”。
如今青春爱情剧,尤其是甜宠类型的剧情在人物塑造与故事基调中无疑已经呈现明显的转型趋势,像积极励志的故事、温馨有爱的氛围、甜蜜轻松的爱情也成为了现在大多数甜宠剧的标配。
纯粹又美好的故事注定引发我们对青年时期的美好回忆以及现实生活的心理对照,年轻有活力的青春气息也成为众多年轻人一直喜欢此类剧集的理由。
只不过甜宠剧始终有些脱离了现实生活,虽然现在佳作频出,口碑也不错,但还是期待更多优秀作品能不断拓宽青春爱情剧的边界,加深故事内蕴的深度。正如《冰糖炖雪梨》的导演朱锐斌说:“青春剧的情节如果只在甜上是远不够的,情感戏同样需要厚度。”
毕竟甜宠的背后是治愈,没有苦又哪来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