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看完《学习力-颠覆职场学习的高效方法》,书中说到学习概念性知识须自问以下三个问题才能算掌握:
1、这个知识的来龙去脉是什么
2、这个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
3、这个知识有哪三个能用和不能用的场景
之前看过《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对已经广泛应用的各个思考框架也有兴趣,正好借此梳理一下。
5W2H分析法,是我用的最多的一条思考框架,使用很简单,似乎用不着探究那么多。确实,之前我也是这样用的,基本上在各场合,都先套进去看是否哪几个因素能用则用就是了。不过,既然学习了方法,就遵循先僵化、再固化、最后优化的模式吧。
好,进入正题。
这个知识的来龙去脉是什么
what when where why who how how much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5W2H的起源
- 5W2H法是第二世界大战中美国陆军兵器修理部首创。
- 发明者用五个以W开头的英语单词和两个以H开头的英语单词进行设问,发现解决问题的线索,寻找发明思路,进行设计构思,从而搞出新的发明项目,这就叫做5W2H法。
(1) WHY——为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
(2) WHAT——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做什么工作?
(3) WHO——谁?由谁来承担?谁来完成?谁负责?
(4) WHEN——何时?什么时间完成?什么时机最适宜?
(5) WHERE——何处?在哪里做?从哪里入手?
(6) HOW——怎么做?如何提高效率?如何实施?方法怎样?
(7) HOW MUCH——多少?做到什么程度?数量如何?质量水平如何?费用产出如何? - 广泛用于企业管理和技术活动,对于决策和执行性的活动措施也非常有帮助,也有助于弥补考虑问题的疏漏。
5W2H广泛应用的原因
一句话,简单、方便,易于理解、使用。
5W2H后有什么新的框架
先留个坑吧,我不知道后面的WWH和5Why是不是解决5W2H太繁琐和不太深入的问题而产生的。但要说有什么思考框架要替代5W2H广泛的适用性,我觉得必要性不大。
这个知识与其他知识之间有什么联系
- WWH方法
脑袋中第一个跳出来的就是这个,似乎是5W2H的简化版,此处不深究,待WWH学习时再说。 - 5Why分析法
似乎是解决5W2H挖根不深的问题,待5Why分析法学习时再说。 - 记叙文4要素
小学就学过的,同样似乎是5W2H的简化版。
这个知识有哪三个能用和不能用的场景
3个适用场景
-
最近才梳理的一个技术交流会流程
嗯,今天梳理时还纠正了之前理解上的一个错误。“how much”,之前狭隘的理解成费用,其实理解成程度数量等更确切。
- 领导临时交办的一项任务
有时领导会临时叫过去交给我一项任务,可能就一句话,但我会在脑中迅速的过一下7项因素,有些确实是隐含的,不必确认,有些要素不确定或不知道,就能够马上沟通。 - 自己做一件事情之前的思考
做这件事情的意义(why),大概的计划等。
3个不适用场景
- 具体做事时
5W2H更多的是用在接触事情的开始,就像以上的3个场景,会前、交办任务时、做计划时,一旦到会中或具体做事时,此框架大都无用武之地了。 - 深入思考时
5W2H更多的是浅层包围思考,以免遗漏某方面的考虑。但对于某一方面的深入思考,就需要其他思考框架辅助,如深入问题根源的5Why法等。 - 日常事务
日常事务是我们基本上每天都在做的事,已有一条固定的流程,基本上无思索做事,所以不用5W2H。需要说明的是,在建立流程框架的时候,还是应用5W2H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