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同时祝福想要孩子的年轻人可以得偿所愿,日子幸福美满。
「1」
清明节假期回了一趟父母那,饭桌上的闲唠在只言片语间便自然顺畅地转入了结婚生子的话题。
尽管我在外可以经常拿着身份证的日期叫嚣着我是九零后,但是这种标榜在虚两岁的父母那显得苍白无力。
在他们眼里,我俨然已经直奔而立之年。
他们对我在此年纪尚未结婚就已经颇有微词,更何况是不要孩子这种危险思想,简直是大逆不道,于是饭席不欢而散。
孟子曾经曰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尽管他当时的本意可能并不是指没有后代,关于这句话的解读也有很多,我们姑且不讨论。
正所谓,语句本无义,如此认为的人多了,它便有了人们所认为的意思。
所以现在的人们时常会引用孟子的这句名言来为不生孩子是为不孝提供理论支撑。
当然无论孟子有没有持有过如此观点,生儿育女无论是在人类繁衍的角度还是伦理纲常方面。
至少在大东亚地区,尤其是华人社会,都是天经地义不容置疑的。
「2」
不要孩子,这个想法绝非我一时冲动。
大学毕业的时候,它已经在脑海中迸发了萌芽
在这几年中,随着人生观,世界观的成熟,它也不断得到灌溉,如今已枝繁叶茂,根深蒂固。
拥有这样想法的年轻人并不少见,我所认识的很多朋友和同学都已经逐渐不再将婚姻,家庭和孩子列入人生的必备项目。
这不仅是新一代年轻人随着视野的开拓而产生的意识的觉醒,更是这个时代的土壤铸就了这种想法,并一锤一锤将其夯实。
为什么不想要孩子,最符合现在社会情况的答案是,房价太高,生活成本太高,生不起。
诚然,穷有穷的过法,富有富的过法,我们父母那一代比我们困难多了,也把我们用梅干菜喂大了。
虽然我们因为发育期营养不良而黝黑干瘦,但也不曾影响我们在键盘上夸夸其谈。
所以,硬件环境是个困难,但不足以说服大多数人,甚至说服不了自己,只能为自己的逃避提供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
「3」
作为一个理性的现代年轻人,我不想要孩子,我必须找到充足的论据先去说服我自己,继而才能有底气去面对道德传统的反驳和指责。
首先,我并不是对孩子的要求高,要求他必须健康可爱,必须明智聪慧;也不是对自己要求高,要求自己必须是富一代,要求自己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我只是对自己及爱人成为孩子的父母要求很高。
日本小说家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这一说法可能略显偏激,不过我的确见过太多年轻父母,在自己都照顾不好的年纪,就因为家里老人对于传宗接代的热情,火急火燎地生了小孩,然而自己都是一代巨婴,又何谈培育下一代。
我对于自身的认知当中,“易迁怒”这种情绪仿佛与生俱来。
尽管近几年在我意识到它以后已经在竭力克制,但它仍旧似烙印般刻在我的骨血里,毫无征兆地就迸发出来,这乃为人父母者软件环境中的一道硬坎。
我将这种想法向外表达后,有已为人父母的朋友劝告我说,有了孩子就会好很多,人都会为了孩子改变。
对此,我的观点是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成长变得更好,但是不能拿孩子当作自己成长的试金石。
你要因为将来会有孩子而提前变得更好,不能只是因为有了孩子从而变得更好。
在我这里,这个顺序不容置换。
其次,生儿育女除却最初的繁衍因素之外,养老曾是最主要目的,近年来逐渐演变成维系婚姻的纽带和缓解老年的孤寂。
曾经养儿防老的理论大行其道,然而现实中子女不赡养的例子比比皆是。
同时随着社会养老机制的完善,人们发现养儿防老不再能成为生育的充分必要条件了。
于是人们又说,年纪大了,激情褪去之后,夫妻之间的关系需要孩子来维系,而且老了以后别人家享受天伦之乐,你们却孤独终老多可怜。
说实话,如今高发的离婚率和凄凉的晚景设想的确很具有说服力。
对于这点如果展开来说,势必又要扯到婚姻方面去了。
对于我来说,婚姻必然是爱情的产物。
我最反感的就是所谓的到了结婚的年纪,我一直坚持只有该结婚的感情。
这本应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孩子更应该是这段感情的延续。
我们可以把孩子当作维系婚姻的手段,这可以理解成对于感情或婚姻的珍惜,但孩子永远不能成为维系婚姻的目的。
爱情婚姻本来就是夫妻双方的事情,感情生活可以通过浪漫和仪式感去经营,当然这是很有风险的,不过我仍然想一试。
至于天伦之乐,我也认为这是一种值得艳羡的晚年生活,只是有了孩子需要前期付出心血,甚至自己的生活和自由。
大部分的人愿意选择这种生活,是无可厚非的,甚至非常符合中国人着眼将来的生活习惯。
对于活在当下的我来说,并没有十分明确且迫切的目标或事业要去达成和拼搏,只是我更愿意在我年轻的时光把生活重心放在自己身上。
我对自由有无比的渴望,哪怕我只是漫无目的地躺在沙发上虚度周末,我也不会留下未尽的理想,然后将其放在孩子身上,试图培养他们去完成。
「4」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之前有一篇叫《寒门再难出贵子》的文章曾广为流传。
经济学中的二八原则放在整个社会中也同样适用,比例甚至更为夸张。
而今天我坐在这里敲着键盘打着这些文字,包括将来能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或者更多有要不要孩子这样纠结的年轻人,我们绝大部分都是属于那个“八”里的。
我们父母那个时代甚至包括了八零后早期的一批人,尚处于改革的初期,大部分人通过奋斗拼搏,生活会有质的变化,小部分人甚至能鱼跃龙门,摇身一变进入“二”层社会。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不一样了。
房价高涨的背后其实是社会阶层的固化,富者恒富而穷者恒穷。
越有钱的人所享受到的教育医疗资源会越好,他们的后代也会逐渐和大众拉开差距,而大众们的后代则会被始终困在“八”层社会里,孜孜不倦地贡献着自己的羊毛。
动物庄园里,除了能站立行走的贵族外,连看门的狗都快世袭了,而我们生而为羊也好,为猪也罢,既然打不破这僵局,又何妨独善其身呢?就当为这庄园走向毁灭的路程贡献一点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