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分享了每天三件事这个工具,也说说我在使用时的困惑。
三件事不好写:太难的事可能不好完成,容易拖延。拖延两次,内心又觉得挫败。完成太简单的事,没有成就感。
日常事情毕竟新鲜的不多,大部分会是重复的,坚持重复的事情有意义吗?
这就是欠缺结果思维。要去明确事情的目的是什么?想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结果>过程
以前经常会说“功不唐捐”,意思是每件事都不会白白付出,都有自己的意义。
对于生活,当然不必追求必须要有结果,生活本身就是意义。
但对于工作和学习,需要目的明确 结果可交付。
比如今天工作上需要和谁谁沟通,沟通的目的必然要解决问题。如果只是沟通,没有改善结果,这件事就是无效的。
比如每天完成一篇英语文章朗诵,是以读顺为结果,还是在这基础上理解意思 学习语法,出来的结果必然也是不一样的。
这也是学习和刻意练习的区别。一个是重复一万个小时,一个是每一个小时都有0.1的进步,最后的结果当然也不同。一个是普通人,一个是高手。
有交付价值的结果>无交付价值的结果
举个自己的例子:去年夏天有一段时间,需要同时推进三项工作,第二批储备培训 第三批储备招募准备 某店铺人员缺口需要招人。那段时间,基本都是早八点上到晚八九点,觉得自己很累,但领导并不满意,心里有些小委屈。
那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没有做出成绩,没能拿出结果,这些累 委屈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毕竟富士康流水线上的任何一个员工都比你更累。
朋友之前准备考证,最后没考过。中间有辛苦做题,也有拖延放纵,但这个结果就是没有交付价值的。
高考状元可以说自己认真努力,也可以说自己会玩会考,我们会心一笑。学渣这么说,谁care。
人和人最大的差距从哪儿开始体现呢?
因为对结果的不同考虑,哪怕是做同样的事情,都会交付出不同的结果,产出不同的价值。
小野二郎把每一块寿司都当作艺术品对待,所以他是寿司之神。其他做寿司的,只能叫做寿司师傅。
写在简书第三十四天 3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