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策略1-2章汇总
1.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特性?
①活动课程、经验课程、综合课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属性。
②国家规定、地方指导、校本开发的课程要突出学校特色。
③突出主体、回归生活、注重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
④核心价值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模式有哪些?
①改造整合式
②学科延伸式
③条块分割式
④系列专题式
⑤自助课题式
⑥记录本式
⑦项目设计制作式
3.从学校层面谈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还存在哪些问题?
①活动主题成人化,偏重社会问题研究,研究问题缺乏深度
②知识本位,结果本位,课程的实践性、活动性、综合性不强
③教师包办代替过多或放任自流、指导缺位
④不能恰当处理小组合作和个人学习的关系
⑤课程目标的层次性和方法指导的序列性
⑥过分注重成果展示,缺乏对活动的深层次反思
4.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制度对策有哪些?
①完善修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②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调研、评估、研究指导与调控的常规机制
③制定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政策
④建立和完善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和管理制度
⑤加强区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建设
5. 纵观各种课程实施模式,它们体现了哪些理念?
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发挥传统优势
系统预设和动态生成相结合
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
6.多样化实施模式的评价?
①回到教育的原点。
②课程建构的努力。
③实践智慧的释放。
④不断反思和完善。
7.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哪些?
①课题研究
②项目设计制作
③社会考察
④社会实践
8.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发展中,活动开发是其首要阶段,请简述这一阶段的特点有哪些?
①课程资源的广泛开发是重点
②着力解决课程管理问题
③形成了学生活动的基本流程与主要步骤
④积累了大量的活动案例
9.基于儿童发展的阶段特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设计必须体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请阐述各阶段的认知特点。
①第一阶段,小学1-3年级,以体验性知识和生活性知识的学习为主
②第二阶段,小学4、5年级至中学初中阶段,以学问性知识学习为主,
③第三阶段,高中阶段,以自我知识和反省知识为主。
10.为了提高课程目标制定的有效性,应注意哪些方面?
①课程目标的情境化
②课程目标与教学结构的对应性
③课标目标简约课型、操作化
11.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行动对策有哪些?
①进一步提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认识
②加强对这门课程的实践研究
③搭建交流与共享的平台,为教师提供实践支持
12.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发展经历了哪几个不同的阶段?
①活动开发阶段;
②资源整理阶段;
③课程规划阶段;
④有效指导阶段;
⑤规范实施阶段。
13.综合实践课如何体现纵向序列的?
①课程目标层次递进,由注重体验、操作到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②研究内容螺旋上升,统整程度逐步提高
③选题方式由相对封闭到逐渐开放
④活动方式由易到难,由相对单一到综合多样
⑤评价方式多元立体,体现动态发展
14.有效指导阶段的特点有哪些?
①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形态的特殊性、
②关注多样化课型的研究
③教师活动指导规范
④方法指导的系列化问题
15.国外综合活动类课程的实施案例对我们有哪些实践启示?
①依靠政府,加强宣传,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②制订系列化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③组建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团队,全员参与
④注重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性反思
⑤注重对真实问题的系统研究
16.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什么?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学会分享、尊重与合作: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17.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发展中资源整理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①关注资源的分类与常规管理
②校本教材开发问题
③关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问题
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实施问题
18.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什么?
①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②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③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④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活动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