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一个令人绝望的冬天,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我们面前什么都没有,我们面前什么都有……”狄更斯在《双城记》中的开篇语,用来形容当下的音乐产业和聆听音乐的大环境,是那样地贴切。
我喜欢源源不断地往家中买唱片,自嘲是“唱片搬运工”。旁人觉得不可理喻,有大量免费网络资源,为何还要浪费金钱和精力,四处搜罗音乐专辑呢?殊不知,如果把实体书比喻为“纸家具”,那么实体唱片就是男人的“时装”。当然,我们不能身着一身碟片招摇过市,但是用专业音响聆听一张唱片得到的精神满足,远不是电脑播放数字音乐所能比拟的。唱片越买越多,认真听过的越来越少。整理唱片、把玩内页、探究版本成了聆赏过程的重头戏。“我不在家,就是在唱片店,不是在唱片店,就是在去唱片店的路上”甚至成为一段时期的生活常态,买唱片的乐趣渐渐取代了聆听时的快感。一个人呆坐在书房,突然失去了判断音乐的标准,望着满墙的音乐资料,突然发现“无数唱片手中藏,经典不过三两张”。
音乐对我而言,不是简单地娱乐与消遣,而是精神图腾。相恋时、分手时、回忆时、痛苦时、快乐时,在感情产生波动、情绪被渲染的时候,音乐适时地在耳边响起。当内心涌现的感动触及到灵魂的碎片,我都会把全部情感投注在音乐世界里。
在浩瀚的音乐海洋中,一张唱片往往突破某种风格的界限。如果非要为音乐打上标签,最终局限的只能是我们自己。听音乐应该是很私人的事,有时间去理会别人的话,不如把耳朵放在音乐上。任何高深的音乐理论和评论,对于听觉艺术而言,都是那么苍白。有时候,一段旋律会猛烈地撞击我的心灵,某首歌或某首乐曲就这样影响了自己并永远记住了它。
二零零二年藉由电波开启了我的音乐传播梦想,虽然后来无疾而终,但却留给自己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现在,感谢简书让我在音乐的世界里,撰写唱片收藏相关的文章与大家分享。文字是心情的碎片,回忆是美妙的瞬间。我愿与广大音乐爱好者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