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虹,流年似锦。兔年新春在一片平安祥和的氛围中拉开帷幕。对于国人来说,今年春节是疫情三年来过得最为正常、最为舒畅、最为热闹的一个春节。毕竟,三年时间,憋得实在是太长了。
一如往昔,上班到最后一天才放假。按耐住归心似箭的心情,到超市买了些糖果饼干水果之类的年货。在超市、在街上、在饭馆,很明显的感觉到了人流量的增多,外出游子陆续返乡过年,给小县城带来了许久未有的热闹景象。街道两边的行道树,早早的就挂上了大红灯笼,商店超市早已放出新年歌曲,一下子就增添了不少过年的喜庆氛围。
家里,母亲趁着年前几天的明媚天气,把家中里里外外的家居,只要能搬动的,都搬到屋外清洗了一遍,晾晒好了。屋内各个角落,连同天花板,都打扫了一遍,除旧迎新就此重磅开启。大姐二姐也先后从外地返回家中过年,家中一下子就热闹了许多。
过年,腊味是少不了的。父亲早已买好了十几斤的新鲜猪肉,在母亲灵巧的双手加工过后,晾晒在屋檐下,接受阳光的洗礼,肉眼可见油从肉上缓缓流下,经过一个多星期的晾晒,腊肉逐渐成型,散发出香味。同在一个屋檐下晾晒的腊味还有腊鸡、腊鱼、腊鸭等等。
不同的是,小时候过年还会磨豆腐、做粄子、酿黄酒,如今,随着买卖商品的便利程度不断提升,这些过年必备的物品都不在亲手去做,而是从市场上直接买来。
年二十九晚回到家,父亲已和二姐在上午祭完天神。往年,都是父亲、二姐和我一起去祭天神。父亲挑着一旦箩,前面放着三牲以及豆腐、粄子,后面放着糖果饼干、苹果橘子和鞭炮香纸,二姐拿着黄酒盅,我拿着茶壶,依次排成一纵,先前往社下敬社官,祈求风调雨顺;接着往村中央的伯公处,祈求护佑平安;最后前往村尾的神庙,里边供奉着玉皇大帝、观音菩萨、太阳星君和曾新一郎,祈求所想皆所愿。走完这些流程,在回家的路上,二姐和我就会迫不及待的拿起敬过神灵的糖果吃将起来。老人们说,吃了敬过神灵的食物,可以顺顺序序、平平安安、健康康康,反正就是一个字:好。今年,因为工作缘故,未能和父亲和二姐向往常一样,前往祭祀。
回到村里,各家各户的灯亮起不少,那些长年累月在外的乡亲,家中也亮起了灯,说明今年也回来过年了。村中的汽车比往常多了起来,不远处已经有人放起了烟花,往日寂静的小村庄瞬间热闹了起来。
大年三十,一大早母亲就用薯粉调好浆糊给父亲贴春联。父亲把去年的灯笼摘下,换上新的大红灯笼,对联也重新贴上新的。二姐把屋外的窗户和花花草草都挂满了小红灯笼,把春节的氛围浓重的衬托出来。忙完这些,我们悠闲的上街去买东西,母亲一个人忙前忙后的杀鸡洗菜烹饪准备年夜饭。
母亲开玩笑的说道:你们是过年,我是过劳动节。听到母亲如是说,觉得还挺对,但也帮不上什么忙,母亲也不让,只好看着母亲忙碌着,π自和父亲对视一笑,接着该干嘛干嘛去了。
年三十团圆饭,阖家欢乐一派生机勃勃。想起去年,年三十晚上在跨省国道疫情劝导站,寒风冷雨中守护一方平安。如今,坐在家中,于家人共享美味,幸福感油然而生。不知还有多少人,为了让大家过好年,还在各自的岗位中默默的坚守着。
看春节联合晚会是吃完团圆饭必不可少的一个集体活动。桌上摆满水果糖果花生瓜子,等着春晚的到来,边看边吐槽。看春晚的间隙,不忘拿起手机,编辑祝福短信,发给亲戚朋友,表示新春祝福。随着春晚主持人的倒计时,零点准时响起,屋外鞭炮烟花也随之响起,小村庄再一次热闹了起来。
晚上睡觉,不关灯,俗语称之为“开年光”。这一夜,家家户户灯火通明,小村庄一年一度的景象就此重现。
大年初一,村内相互拜年,见见许久未见的乡亲,聊聊今年的境遇,憧憬明年的日子能越过越红火。小孩子是过年中最为开心的群体,他们肆意嬉闹着,无忧无虑,脸上洋溢着天真可爱的笑容。
大年初二开始,回娘家的回娘家,走亲戚的走亲戚,来村里的,往外走的,遵照着往年的流程,在新的一年重新过一遍。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年,小外甥女已咿呀学语,看着蹦蹦跳跳的小外甥女,生命的延续就此在我们这一代接续。
年味由淡变浓,再随着人们的返程由浓变淡,不变的是团圆的共识,不管身处何处,到来过年,都想吃回到家中,与亲人一起度过,哪怕只是短短的几天。变的是,随着岁月的叠加,陪伴过年的亲人会发生变化,留住每一年过年时的美好,陪着家人吃顿年夜饭,聊聊家常话,甚好。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岁岁有今日,年年有今朝,兔年新春大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