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说“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 但我已飞过 ”。有道理,也很治愈,但不适合阅读的人。对于阅读,若大脑或内心没有留下文字或者思维的痕迹,阅读只是机械性的重复。若阅读变成了体力劳动,那阅读的作用微乎甚微。
假期阅读的电子书比较多了。从一月十五号到二月四号(今天未读电子书),囫囵吞枣先后阅读了里尔克《给青年诗人的信》,朱光潜《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陈果《好的孤独》,老舍《骆驼祥子》,儒勒.凡尔纳《海底两万里》其中,前两本写了读后感,不为别的,只为阅读留下痕迹。
最近在阅读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以及叶嘉莹先生的《人间词话七讲》。前一本小册子已经阅读完毕,但是汗颜,一知半解。再阅读《人间词话七讲》,有一种拨开乌云,重见天日的感觉。已阅读完前三讲,决定停下来,做个梳理,留点儿痕迹。当然,这两本书假期会细致阅读,进行二刷或则三刷。
第一讲:一,王国维先生其人
了不起的学者。陈寅恪为其写的碑文中,有这样两段:“士之读书治学,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与俗谛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王国维先生读书治学的目的是把心智,思想从世俗道理的枷锁中解放出来,读书是为了明理,是为了追求真理。
“余虽不敏,然余诚矣”。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中,从海宁来到上海,进入《时务报》做校对,进入罗振玉的东文学社,研习西方近代文化,接触康德,叔本华,对哲学的兴趣引发了对人生的思考,形成其对追求真理的学问。
二、“词” 和“词话”
“词话”,就是讨论评说词的著作。评论词的叫词话。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诗的基本的功能:首先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意,诗还有教化的目的。诗可以言志。诗言志,文载道,歌词说爱情,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小词是被轻视的。但王国维《人间词话》说:“宋人诗不如词,以其写之于诗者,不若写之于词者之真也”这是词的第一个微妙的价值之所在:因为作者脱除了外在的约束跟限制,所以在词里反而常常能够把内心中最真诚的本色表现出来。另外,王国维先生认为词里面有一种“境界”。受西方哲学的影响,“造境”,词里面的那个境界,有的是你假造出来的,他根本不存在。卡夫卡的小说,故事里的环境,事件,都是他造出来的。写境,现实中真的有这个境界,是我真的写出来的。像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王国维说词里边有境界,这境界里边又有“造境”,有“写境”。王国维先生的“境界”到底是什么呢?一个让你很难说清楚的东西,因此王国维他说“词以境界为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