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疯狂的魔头
最近一直缠绕心头的居然是西楚霸王项羽。
霸王别姬是在垓下被汉军包围的西楚霸王项羽与虞姬的生死离别的爱情故事。当时百万汉军团团包围了垓下,而项羽身边只有八百名壮士了,项羽感叹自己空有一身顶天立地的力气,却不能打败敌军,发出了一声“虞姬虞姬,为之奈何”的悲叹。
虞姬为了不托累夫君,希望他能够杀出重围,所以刎颈自杀。项羽与八百壮士在虞姬后,勇敢的杀出了百万大军的包围,但项羽在最后准备渡过乌江时,却选择了放弃,最终被汉军所杀。许多人认为,项羽心中最终没有放下死去的虞姬,愿意与她一起赴死。
赢了天下输了她,又有何意义!
我是本周蚂蚁私塾的轮值主席魔头,亲身经历了作文评比的台前幕后,哎呀妈呀,之前的八期主席们,你们都辛苦了(鞠躬)。
本周一共收到15篇书评,经过大众评选和十人评委小组评选之后产生5篇优秀作品:
01 《遇到困境看自己,遇到顺境看窗外》——作者吴大喵喵
我觉得我们总是过度的放大自己的困难。在我们遭遇失败的时候,我们很少真正的去审视自己,反思自己,我们回想“天呐,这么可能困难降临在我身上真的是太可怕啦,我想这个困难任谁都克服不了的,我的命运真糟糕。”亦或者讲,如果那个时候我不这样或者我要这样,我也不会失败啦。他们从来都很少去看到自己本身的原因。所以我们遇到困难要看看自己。
02 《执著输赢还是执着如何赢》——作者nonerule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竞争也是这么个东西:它有可能让你越挫越勇,也可能让你从此意志消沉一蹶不振。这得看你在竞争中是执着输赢还是执着如何赢。
执着输赢者,是结果导向。主要表现为太害怕输,竞争过程一直被怕输的心态支配,无法全力以赴争输赢。若是输了,则耿耿于怀,不断强化自己的弱者心态;若是侥幸赢了,则沾沾自喜以为神迹。
03《成长中的烦恼:赢不了又输不起》——作者声波大银
有了对比就有了伤害,这是消极导向。而正向的人借着这压力会心生动力,主动参与竞争追求自我成长。在这过程中,成长的一大拦路虎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发现自己赢不了,然后又输不起。赢不了,是因为自身实力不够,而输不起是怕丢脸,对竞争怀有恐惧心理。
每个人从小到大的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充满着各种竞争。小到上学时班级上同学之间的成绩排名,大到国与国之间种种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较劲,都是竞争。有竞争的地方便有输赢之分。那么,输赢重要吗?
——重要。
03《学一点《输赢心理学》,爱拼才会赢》——作者花知语
赢,或者输,个人心态极为关键。坚信自己会成功的人,已经成功了一半。一个不想成功的人,成功也放弃他/她。“你永远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如果你不积极,没有人替你主动。而一旦你的潜能被唤醒了,你将无所不能。别人无法永远推动你前进,你才是自己永远的助推者。
轮值主席篇《要赢,没有秘密!之二 》——作者疯狂的魔头
车轮之战中的其他优秀作品:
当年,当科学家怪蜀黍成功克隆出多利的时候,人们(其实主要是那些闲得蛋疼的人)开始惊呼,随即开始列出克隆技术的种种弊端,甚至上升到人类伦理的高度。当时听了他们的言论,觉得这些人说得也有几分道理,就连两个名字相同的人同时出现都能给人们交流带来一定麻烦,更不用说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很多国家的政府首脑和我的意见保持高度一致,于是这个技术就被束之高阁了,只是不知道那只叫多利的羊后来怎么样了。
喜欢争输赢是一种无意识行为
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欢争输赢?如果在一个圈子里问出这个问题,大家自动会脑补出谁谁谁来,但没有哪个人会承认自己是这样的人。即便有人承认,他也会说“我就是控制不住啊”,其实是没人真正认识到有害性。
喜欢争输赢往往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一种是全能自恋心态,对自己的认知体系过于自信,因此拒绝承认不同观点;一种是习惯性防卫心态,将别人对自己观点的不认同上升为对自己的不认同,触发防卫机制。
做销售的人都知道,每个销售都会有自己的业绩指标,完成正常的销售业绩指标,才能够领取基本薪酬,而超出业绩指标的份额,才是高提成和高利润的真正组成部分。所以说,优秀的销售人员也是一个拥有强大的自我驱动能力的人。
随着达成前一年的指标后,基本薪酬被逐步提高,每年的业绩指标也在不断得被提高,销售们指标变得越来越难完成。但是面对越来越高的提成比例,销售们也在想尽办法冲破指标的牢笼,获取高额的利润提成,那么怎么样才能完成销售任务,拿到更多的提成奖励呢?
《生活赌局—愿每个女孩都成为果敢的“亦舒女郎”》——作者贪梦
今天群里几个小伙伴讨论到婚姻家庭这个话题,我觉得彩虹小姐姐有句话说得挺对:夫妻关系里,保持自我,少点期待,感情会更好些;同理对孩子,也少点要求,少点期待,可能矛盾也会少点。深以为然。
以前看到过这样的一句话:女孩们,千万不要为了爱情赌上一切。自爱、自立、沉稳、优雅的生活才是这个时代的良言。努力提升自己,增加自身筹码,才能更好的去追求想要的生活。
说得好不诚恳,想要过得更好,只有自己变得更好。
《看懂了输赢,才能看淡输赢》——作者聪聪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不蒸馒头争口气”这样的句子在生活中随时都可以听见。自古以来,输赢之争天经地义;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也在情理之中。
传统的育儿教育是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凡事都要争第一,由此各种补习班、兴趣班也应运而生。最常见的一个例子是人们都知道第一高峰是珠穆朗峰,第二高峰呢,第三高峰呢?
如果不是第一,注定会被遗忘,会被社会淘汰,由此生活中输赢之争也就屡见不鲜,数见不怪。《输赢心理学》这本书的封面图表现的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社会现象。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能输吗?
这个时代太好,它让每个人都拥有了展示自己的机会,这个时代又太坏,它压抑着太多人想赢的欲望
竞争是与生俱来的。利己也是。没有人在能赢的情况下想输,这是一定的。如果有人告诉你他不想赢,那么不然他是违心,不然就是他在不赢的情况下能拿到更大的好处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
承认想赢没那么难,那本来就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
如果你想赢,第一步就是去承认自己想赢。下次,当朋友问到时,要告诉他,是啊,我想赢,并且我会尽自己的全力去争取。
有人说:竞争性,是最重要的人性之一。我很赞同,因为正是有了很多的竞争,才推动了个人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咱们每个人都是亿万分之一的竞争胜利者。因此每次人类的受孕,都是一粒精子在亿万个竞争对手中获胜的可能。真是有趣的观点。也许竞争真的刻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基因里面。
《赢》——作者山风
从定义来看,竞争和合作的主体数量都要求至少为两人,并且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各方主体的最终目标都相同(竞争:获得对资源的优先权。)那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何处呢?两个字,“输赢”。竞争的各方处于不同的阵线,彼此之间要决出输赢。而合作的各方处于相同阵线,同输共赢,对于团队内部而言,不存在输赢。
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源于资源的不充分。如果资源是充分的,个体直接获取即可,无需考虑其他的方式——竞争或合作。
身边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人比比皆是,上着班,拿着自以为还好的工资,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觉得还不错。安然享受稳定的生活,也任自己的各方面停滞不前。身体只要没有大毛病该怎样就怎样,即使体重超标也没关系;即使明知有些坏习惯会使自己以后增加生病的几率,也不愿改变;即使明知工作如鸡肋,仍然不愿意改变。长时间这样,会使得自己更加不愿改变,只要安稳就好。不断安稳,看似舒适,实则是在往平庸靠近,也会一步步的走向肥腻状态。
当我们失去积极的心态,也就对生活没有期待。每天就这样将就,最后也就成了平庸人生。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每人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我们交换,每人都有两种思想,而且会碰撞出第三种思想。
1+1有时候就是大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