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惠问,己私难克,该怎么办呢? 先生说,人要有为己之心才能克己,通过克己才能成己。过去从没这样想过。我的想法跟萧惠一样,当然是为了自己好才学道、修身,怎么还是难以克己呢? 先生追问,让惠进一步说明解释是怎么为己的,为的是真我还是承载真我的躯壳。惠说,耳要听,目要色,口要味,四肢要逸乐,都是自己要干的,克服不了这些私,先生说,美色使人目盲,美音使人耳聋,美味使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美色、美音、美味明明损害了我们的眼耳鼻口和四肢,这是为己吗? 这明明是认贼做子!
先生接着毫不留情地指出,要美色、美心这些行为根本不是为己,而都是为的身外之物一一财、色、名,都在往外攀援。若真为自己,就要非礼勿视、听、言、动,这样的话,心与眼耳口、四肢才对应成为一,才是个真我,是性,是天理所在! 读到这里,原来不甚明白的心、性、天理突然明白起来,逻辑脉络分明。若真为己,自是要保护承载真我这个本体,所以会毁坏本体的行为,会发自本心狠狠地克。就能做到知行合一了。下面一句还不太明了: 有了这个性,才能生这性之生理,才是仁。谁是因谁是果,谁在前谁在后,不甚明了。
刘观时问了一个这两天我也不懂的"未发之中",先生说,当做到戒慎不睹,恐惧不闻时,自然体会得,接着问到那时的一些气象,先生说,就象哑子吃苦瓜,必须自己尝到,方是真知,方是知行合一。修行不到,功夫不到,我也释然了。知、行这些功夫都有其规律,不能违背、不能拔苗助长,顺其时就好一一暑假我给儿子买了《文明之光》,威逼利诱他也不看,他说: 等长大了看得懂了他自然会看。我哑然。
根据先生的说法,息有养,瞬有存,此心惺明,天理无一息不存,白天才算没白过。又说,圣人率性而为便是道,他们的行住坐卧皆是道,圣人以下则须先修道,才能回复性之本体,中和就是性之本体。所以我们普通人可不能随便率性而为,此性非彼性。
先生又说,格物致知须以诚意为主,功夫才能落到实处,诚意至极就是至善,又归到修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