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新悦Siri
很多家长都在苦恼:明明知道玩手机不好,但孩子就是离不开手机。这可怎么办?面对这个问题,家长往往分成文武两派。文派家长,苦口婆心地劝,但是孩子就是不听;武派家长,直接没收,结果孩子没了手机,不是焦躁不安,就是无精打采,状态比有手机的时候还差。这可怎么办呢?
要想解决“孩子离不开手机”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先深入分析孩子离不开手机的原因。
我们先从孩子玩手机时,最常用的几种软件、服务来说起。孩子每使用一种软件、服务,都对应着一种特定的心理需求,而这种心理需求背后又对应着一种相应的性格弱点。只有明确了这种对应关系,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治标治本,真正把手机拉离孩子的身边。
1.微信、qq的聊天功能:经常聊天的孩子人际关系一般不错。他们需要和朋友随时保持联系,交流身边的新鲜事或者自己的感受、心情。这种孩子用手机聊天,是为了“在一起”,为了“不孤独”,和朋友保持联系是他们获取安全感的方式,如果不能通过网络时时刻刻和朋友“腻”在一起,他会有一种孤独的感觉,一种落伍甚至是被抛弃的感觉。这种孩子擅长交际却内心焦虑,无法和自己独处,无法接纳自己潜在的平凡、可能的孤单和必然的不完美,往往造成自我认识的严重偏差和独处能力的严重低下。
2.游戏:喜欢玩游戏的孩子大多有一颗追求胜利的心。孩子玩游戏并非像家长想象的一样,是对现实生活的逃避,是没有上进心的表现。与之相反,玩游戏时面对的挑战也不比现实生活中要少!那为什么孩子还是玩得乐此不疲呢?因为游戏中的挑战都有即时的反馈,如果孩子赢了,他会获得胜利的刺激和成就感;如果孩子输了,游戏中的反馈也会告诉他,他下次怎样做才能赢。最重要的是——他往往有无限次机会去追逐胜利,而不需付出惨痛的代价。在生活中考了一次59分可能会换来爸爸妈妈的一顿痛骂,但在游戏中失去生命只需要几秒钟就能复活。在游戏中,即使失败,孩子也很少感觉到绝望,而是有信心从头再来;但是生活却往往给失败后伤心难过的孩子再加上一记耳光。如果没有游戏在生活中做“调味剂”,这种孩子会觉得生活无味,无趣而且令人恐慌。他们倾向于做充满挑战、趣味和短期利益的事,对需要付出长久努力才能获得飞跃性进步的事情不感兴趣,不愿意下“苦功夫”。这样的孩子往往自制力差,目光短浅,无法做到延迟满足。
3.朋友圈、qq空间: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动态的孩子大多在人群中有一个不错的形象。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自己的日常生活,点滴心情,以其获得关注者的羡慕和点赞。(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希望得到理解和同情)这种孩子用心经营着自己的主页,精心地塑造自己的个人形象,喜欢被认同的感觉,一个“赞”就能给他极大的快乐和享受。这种孩子在建立自我评价体系时,外在评价体系胜过了内在评价体系,他们更关心别人怎么看自己,而不是自己究竟感觉如何。只有鲜花和掌声才能给他们快乐,这样的孩子往往丢失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充实。
4.抖音、知乎:不管是记录生活的抖音,还是分享知识的知乎,一旦点进去,你就会被信息的洪流所淹没。经常使用抖音、知乎的孩子会无意识的在碎片化信息流中顺流而下,看起来有所收获(尤其是看知乎能给人一种学到东西的错觉,同样,看抖音也能给人一种开阔眼界的错觉),其实这种碎片化信息,孩子看多少就忘多少,留下的也就是几个比较刺激、好玩的淡淡记忆而已。起初,孩子也许是想用手机学点什么,殊不知学习是需要集中精力,长期努力的,绝非刷几个短视频或几篇回答就能学会什么的。这种孩子往往精力很难集中,心态浮躁,做不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不能深度学习。
经过以上分析,家长们是不是对孩子为什么离不开手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呢?孩子离不开手机,完全不是什么“网瘾”,“依赖症”,而是出于几种普遍而平常的心理需求。只要家长能够以其他的方式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就会主动放下手机,拥抱这个缤纷多彩的现实世界。
大禹治水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他改堵为疏,才让千年水患不再为祸一方;都江堰之所以屹立至今,造福百姓,正是因为它空前绝后的“制天命而用之”的智慧,降服了“洪水猛兽”,使泛滥的洪灾成为了灌溉之泉、生命之源。家长们对待手机,也要学习大禹和李冰,不要一味地严防死守,要从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性格特点出发,用合理有效的疏导来帮助孩子真正摆脱手机依赖,最终变得更加阳光、更加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