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黄色太阳,蓝色树枝,两旁麦浪起伏的田间小路上,一个夹着画板画架坚定前行的背影,一位背着竹篓回头打量怪物似地盯着那背影的小男孩。绘本《梵高和我》的封面以独特明艳的色彩和令人好奇的两个人,带领我们走进十九世纪的法国乡间,通过梵高这位笃信艺术,专注于使命,无视世人排斥的伟大画家的故事,与孩子谈谈关于与众不同、欺凌、嘲笑和包容这样不易展开却很有必要的话题。
故事以一个人写下他的忏悔和自责开始。童年时,他曾嘲笑过一个长着红色头发和胡子的奇怪男人。这个人头发蓬乱,每天背着画板穿梭在法国阿尔勒镇和附近的乡村中,人们都叫他疯子。男孩和身边的大人孩子一起,嘲笑着这个画家。可有时候,男孩却被画的神秘独特吸引……
绘本《梵高和我》获得《科克斯书评》2016年度最佳图画书、《学校图书馆杂志》2016年春季最值得期待的书刊之一、加拿大儿童图书中心-给孩子和青少年的最佳图书等多个奖项。作者是加拿大的沙恩·皮科克和索菲·卡森。沙恩是著名传记作家、记者和编剧。索菲是知名插画家。她的作品曾多次在加拿大和美国获奖,并经常出现在《纽约时报》《商业周刊》《加拿大商业杂志》等知名报刊和杂志上。
绘本的画面色彩明快饱满,生动细腻。为契合梵高绘画风格,多使用明亮而大块的黄、绿、蓝。充分体现了绘本图画与文字相互呼应、弥补和对比的关系。比如:
那投向窗口的石子,得逞的坏笑和急切逃跑的身影,勾勒出孩子童年时容易被同伴及成人影响的淘气的坏。
亲子共读的过程,可以引导孩子观察人物表情、动作等细节,发现画中藏着的秘密。并就图画和故事情节提问、讨论,启发他思考,自己得出答案。关于上图,可以问:画的左边,你觉得他们为什么要投石子?而右边急着跑开又说明了什么?
这幅画寥寥几笔却传神地表现出嘲笑者自以为是的优越感。
“颜色不应该是那样的。画上的人也不像他们该有的样子。滑稽的花、发光的街道和奇怪的星空。都不对”。颜色应该是怎样的?画得像才好吗?花、街道和星空,在每个人眼里都一样吗?画中这两个小朋友的样子让你想起什么?你有没有这样笑过谁或被谁笑过?
这一页虽然文字依然写着“他是一个疯子。……我认识的每一个人都嘲笑他。”旁边画着的却是博物馆举办梵高画展的海报。梵高的与众不同不仅在外貌,还有他对梦想的坚持。
每一个人都不觉得好,就真的不好吗?面对不明白,跟大家不一样的人和事,除了嘲笑,还可以怎样做?
“他不停地画,每天都画,一直画,不管什么天气,不管自己什么心情,也不管我们会对他做什么或说什么。”使命这个对孩子而言深奥的词,在这样的描述中,变得容易理解。
宝贝,做什么事情让你特别开心,觉得时间很快就过去,忘记去想‘妈妈呢,怎么还不来陪我?’
尽管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使命,帮助孩子用心发现自己的热爱和擅长,也是在帮他们找到做独一无二的自己的勇气和信心。
曾经被批评“不应该、不对”的画,成为无价之宝。被当成“疯子”嘲笑的画家,如今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艺术家。
绘本的最后是梵高生平简介和作者后记,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与理解能力来讲解。同时在网上找出《向日葵》、《星空》等梵高的代表作,领略独特与珍贵。
嘲笑是儿童期同伴交往中的普遍现象,许多孩子都有过嘲笑同伴或被同伴嘲笑的经历。而研究发现,嘲笑对嘲笑者和被嘲笑者的身心健康有着难以忽视的影响,尤其对被嘲笑者而言。绘本《梵高和我》以其不寻常的视角,沉静有力的笔调,将对与众不同、欺凌、嘲笑与包容的反思蕴含在故事中,提醒我们“不理解但应尊重”,也给我们面对不理解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