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口中“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
德国海军大臣柯纳德称为“东方俾斯麦”
慈禧太后视为“再造玄黄之人”
大清国的东宫三师、文华殿大学士、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爵位一等肃毅伯李鸿章于1901年11月7日这一天彻底的倒下了,大清国这个内部已被掏空的庞然大物好像突然间失去了它最大的一根脊梁骨,开始变得愈发的摇摇欲坠。
有人痛哭流涕,为大清国痛失柱石;有人打酒庆贺,为“卖国宰相”终于不在了。
李鸿章生于安徽合肥,二十岁时,李鸿章就被府学选为优贡而后遵父命北上进京,作诗有“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一句,凌云壮志直上九重天,想要遍交四海名士,建功立业。
道光二十五年,二十二岁的李鸿章初次会试失利;道光二十七年中进士,列二甲第十三名,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被老师看作是“才可大用”之人。道光三十年,授翰林院编修,充武英殿编修。
太平军揭竿而起,李鸿章曾随多名清军大员与太平军作战,以书生之身带兵,多有功劳,后受流言诽谤回乡丁忧。
咸丰九年十二月,三十六岁的李鸿章赴江西建昌,入曾国藩幕府,在这里跟随老师许久,曾国藩也常以正言劝诫,教李鸿章诚实待人、不争口舌之辩、早起不贪睡等等道理,李鸿章受益一生。
而后太平军一发不可收拾,清军战局节节败退,江南江北大营失手,清王朝失去了在南方的主力,局势一片混乱。李鸿章开始了办团练,组建淮军的开始,这支部队也成为了日后李在朝中的权力基础和一种政治资本。
李鸿章组建湘军,应该说是一种借助血缘纽带组建队伍的独特方式,军中将士大都是同乡,互相熟识,或者有亲朋之宜,战场之上,一人伤亡,往往引起全军哀痛,战斗力极强,在对抗太平军斗争中李屡屡获胜,又擅长借助外交手段,利用洋人之力,被曾国藩称为“殊为眼明手辣”。湘淮军一起平定太平天国后,李鸿章又平定捻军,清政府开复李鸿章迭次降革处分,并赏加太子太保衔,授湖广总督协办大学士。
之后,李鸿章办洋务,意图自强,极大的发展了中国的工业水平,他又力主组建北洋水师,建设新式学堂培养人才,购置西方军备,巩固海防。北洋水师战斗力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修筑的海岸防御工事装备之精良、设计之合理、用材之坚固,让一向自视甚高的英国人都赞叹不已。
当然,当左宗棠力主收复新疆之时,李鸿章以“海防重于塞防”之理由反对,而被左宗棠极力抨击,认为李鸿章“必被千骨之骂名”,二者都是成熟的政治家,自然各有道理,左宗棠收复新疆固然值得称颂,但李鸿章也未必就是故意卖国,不重视国家领土,后人一笑置之就好,也不必强行扣帽子。
李鸿章一生签订了30多个条约,不平等条约有烟台条约、会议简明条款、天津条约、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辽南条约、胶澳租界条约、辽南条约、中俄密约、展拓香港界址条约、辛丑条约等。故此被很多国人骂为“卖国贼”,民谣说“宰相合肥天下瘦”说他只顾着收受贿赂。说实话,李家确实家大业大,但我们不该因为这个就对他有过分的偏见认定,毕竟 贪和卖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签订了如此之多条约,可根源在哪里?清朝积弱已久,自乾隆皇帝时期,在这个庞然大物的外壳下,就已经开始了腐朽破落,时至今日,早已是上至封疆大吏、宰执之臣;下到乡野小吏,人人贪腐,国力衰弱。
再加之烟毒肆虐已久,正如当年林则徐预言的那样,是“外无御敌之兵,内无充饷之银”。朝廷只能讲和,却又无人可派,只有李鸿章敢于担负重任,前去谈判,难道不是一种勇气吗?代表清政府签约,一个如此精明的政客会不懂自己将要背负的骂名吗?满朝文武,为何此
全都成了缩头乌龟?为什么其他人都躲开的时候他要挺身而上?签订马关条约时,李鸿章遭遇遇日本右翼分子袭击,左脸中弹,血流不止,日本政府担心因为这件事情导致和谈失败,李鸿章审时度势,认清了日本人的心思,全然不顾伤自己的伤势,抓住时机,以自己之受伤为理由,纵横捭阖,迫使日本在和谈条件上让步,中国因此少赔偿了1亿两白银,并且保住了辽东半岛的所有权。
想想吧,一个垂暮老人,在生死存亡关头想的竟然还是能够为国家挽回多少权益,而纵观天下,又有几个人有这样的气节呢。
身为“中兴四大名臣”的李鸿章,固然有许多问题,像培植个人实力、用人不当、贪腐这些问题自然不可开脱。民间有俗语说:“宰相合肥天下瘦”来暗讽李鸿章家业庞大,趁为官之机会中饱私囊,这也固然没什么问题。
但我们应该认清事实,贪污腐败固然是罪,但这种过错,是要区别于大是大非的!李中堂在国计民生之大事上,是分的清民族大义和个人私利的,他敢于担负骂名去签署协定,尽自己的全部力量为国家争取少一点的赔偿和多一点的权益,应当获得后人的尊重,而不是误解。
有人说:“少年不懂李鸿章,而今方知真中堂”。这句话真是精辟得很了。年幼时,我们只看表面,只看那些条约上的签名人,而根本没有去考虑过,这个老人究竟是为什么要去签名,以及签下这个名字他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哪怕人无完人,李鸿章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不是清官,但至少在民族大义上面,李中堂是值得后人的一份敬意的。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也只是自己的一点看法,希望各位理解,也欢迎大家交流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