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面对这种情况,你是怎么处理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别人的思考方式跟你有所不同,等等类似的差距,让人有一种「失控感」,这对每个人的「全能感」是一种挑战。
如果深挖全能感,你会发现背后会暗含这样一条心理逻辑:我是无所不能的神,只要我起心动念,这个世界就得围绕着我的想法来运转。在外在的现实世界中,具体的表现就是「我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的自私」。
这种想法的起源,来自于婴儿跟母亲的共生关系。小婴儿什么都做不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起心动念,妈妈了解了婴儿的感受,就来满足婴儿的种种需要。
这种满足与被满足的关系,如果时间久了,这种想法就会成为习惯的思考方式,会内化在心灵深处,成为一种潜意识,所有的思考视角会忽略别人的感受,只注重自己的感受。
如果你自己观察身边的人,有类似想法的人很多。如果不满足他们的想法需求,这些成年人就像一个巨大的婴儿一样哭闹,想尽各种办法让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
比如我是一个共情能力很差的人,有典型的巨婴情节。在刚开始工作的头几年里,我是典型的格式控,如果这一页的字体跟上一页没对齐,字号大小不一样,我就受不了。
曾经很多人夸我认真,我很享受这样的夸奖,于是格式控的情况更严重了。但也有部分人觉得格式不重要,解决问题的内容最重要,觉得我花太多心思在格式上这就是玩物丧志,这击溃了我的全能感,我就觉得这些人是老天专门派来跟我做对的坏蛋。
你看,我所有的想法,「都是以自我感受为核心进行思考的」,别人的感受是什么对我来说,根本不重要,所以也从来没有思考过,就更别说换位思考揣摩每种行为背后的动机,以及根据这些信息,推导出对方的价值观、习惯的思考模式等心理模式了。
因为缺少了这份深度思考,所以我经常性地把自己固步自封在自己营造的精神世界里,职场初期的幼稚与青涩,就是我那个阶段最典型的特点。直到现在,这种单纯幼稚的青涩状态,也会不自觉地显现出来,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患得患失。
当然,很多人在巨婴方面,跟我外在表现出来的状态不同,有的是愤怒,有的是暴怒,还有的是被迫害妄想。而这些,都是想法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冲撞所导致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自己的感受与想法, 这个不断认清自己的过程,就是自我诞生的过程。对自己的认识越多,在关系中疗愈自己的可能性就会越大,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