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根据《心理治疗如何改变人》这本书里的一小部分内容整理而来,是认同,是学习总结,也是进一步领悟其精妙。
一个人的成长中,在童年时期出现症状是正常的,且大多只是暂时的过渡现象。这是由于孩子在情感和性方面还不成熟,当孩子通过父母或媒体看到他们不理解的事件、姿态、行为或言语(如暴力、战争、两性之间的差异、婴儿的降生、父母之间的争执、将其排斥在外的夫妻生活、自己对父母的重要性、那些难以避免的父母缺席的时刻等)且感到这些事情与自己有关时,且这些事情对他来说像个谜,因为孩子还不够成熟,无法将这些问题清楚定位,也无法将其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这让他们产生了一种无以言表的紧张感。面对这种紧张感,他们一开始也只能用父母不赞同的攻击性反应来应对。孩子无法摆脱紧张情绪的影响,接下来可能就会出现症状。例如,众所周知的,孩子突发的莫名其妙的恶心反胃、在睡前会加重的对黑暗或怪物的恐惧症、胃痛、强迫性的嗜好、睡眠仪式等。这是孩子不自觉地指出哪里不对劲儿,把困扰自己的事情反馈给父母的方式,希望他们把自己不懂的东西翻译出来。在大多数情况下,父母并不知道这种召唤的意义,这也是正常的,因为他们给出的任何理性解释都无济于事;这种解释只对孩子的智力发挥作用,而孩子的智力正被情绪和身份认同的迷雾笼罩,对他来说,这是他独有的、私密的谜题,必须自己解开。这些症状是暂时的,在每个孩子正常发育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是他对眼前的、暂时无法理解和整合的困难的反映。当孩子足够成熟,心理有能力解开谜题时,只要父母为他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感觉到被接受和被爱,症状就会自行消失。
由此可见,症状是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发展出来的。它是在有害关系中进行自我定位的一种方式,在病态关系中无法用言语表述的痛苦会通过行为和态度表达。换句话说,症状是给他人传递的信息。
在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无法获得一个满足自身成长所需的绝对安全、被接受和被爱的环境。当痛苦无法被言语化的时候,往往就被压抑进入了潜意识之中,变成未被觉察的那部分自我。
心理上感受到的痛苦是未经思考、无法言述、不被感知、未被反思的东西,因此,也是未经消化、未被内化的东西。这就是鲁西永所说的“痛苦的消极性”,消极性指的是一种空白,一种缺失。这种消极性之所以使人痛苦,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人感觉自己无法觉察自身的某些东西;二是这种对自我控制的缺乏伤害了他的自尊心。
作为父母,当孩子表现出一些偏差行为时,通过逻辑性和知识性的说教或解释,对他们来说都是徒劳无功的。最好的帮助是协助孩子,使用各种方式,比如反复地讲述、绘画、沙盘等,将他们的感受用语言描述出来。最近,女儿在我的影响下,也记录了一些她做的梦。有些梦,她讲给我听时,我不仅赞叹孩子的梦真是丰富多彩,趣味十足,比大人的梦好玩多了。我鼓励她将梦画出来。在画了几个梦后,她突然将藏在心里一直害怕的与我有关的一件事讲出来了。我感觉,那一刻,这个一直让她很恐惧的、不敢触碰的部分被我们一起触摸了。
孩子的偏差行为是给父母的信号,提醒父母,围绕孩子的某些关系中出现了问题,这些问题让孩子无法理解和消化。这时候,父母需要带着耐心和孩子一起去探索,去清晰问题的来源。这个过程非常考验父母对问题和不确定性的耐受力,父母的自我反思能力,父母的好奇心,可能还有许多我暂时不了解的部分。这个过程也不知道要经历什么,经历多久,但只要去经历,肯定会遇到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