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从小动物入手了,糖豆给了我太多的启发,也许更像重新经历一遍生命,以至于因为爱理解了恨。
动物是在食物链的底端,但是一样有情感,有期待有需求。狗可能更贴近人,可以给人回应,比较容易接受到链接。猫更高冷,不在乎回应,只在乎它的需求。但是猫未必不快乐,而狗完全看托生的主人,真是运气,也未必就很快乐。而人选择什么呢,所有的选择只为减少负面的情绪,甚至很多时候需要练习克制或者学习克制情绪,以至于被情绪引导着。
说这些是因为我看到自己的恨或者怨里面有着很多的期望和需求,而习惯了定义所有的人,定义所有的事件,不能和定义匹配的就有了这些怨恨的情绪,父母,前夫,儿子,朋友,这些定义的下面的人只是普通的人,但因为定义,所以会恨会怨。
学习着放空,曾以为是学会像猫一样的无情绪,但现在理解放空是可以摘掉那些影响情绪的定义,把他们当作一个普通的人而已,尊重理解他们的选择,但不去迎合他们的选择。因为曾经把亲人们或者在意的人想象成一个必不可分而且亲密无间的关系网,所有的情绪都基于这个想象的定义,没有这个幻想就没情绪了吧。
践行中,感悟和行动确实经常是分裂的,分裂是常态,书写的时候还能看见自己的思绪中时隐时现的怨恨,只是没有觉得特别描述的冲动,就想这样说给自己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