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个月断断续续的阅读,终于将《清华园日记》看完了,抚摸精致的封面,内心起伏不定。
《清华园日记》的后半部分与前半部分还是稍有不同的。后半部分,季先生经历过母亲的过世,以及面临毕业、就业等问题,整个基调偏于情感起伏不定,与我们的曾经相似的是,对未来的无措,对就业的期待,大家的感受如出一辙。
期间贯穿始终的是读书这个主题,依旧是每日安排大量的阅读时间,以及reading report的时间。书的前半部分作者读的书偏重于外国文学,后半部分则穿插阅读了大量的中国古代小说,不过总体来讲,作者对外国文学的评价相对较高一些。所以作者在最终的毕业论文的时候选择了德国诗人荷尔德林的早期诗作为研究对象。
在日记的后半部分,因作者的文学知识的累积,以及后期家里的经济面临衰败之势,作者开始不断的写文章和译文工作,来缓解自身经济上的压力,正是如此,作者开始在写作的道路上越来越深入,并逐渐获得了一些赞誉。作者曾多次提及自己自小便胸无大志,但是读者通过其2年日记中的心路记录能清晰看到季先生的变化,尤其到了后期,作者开始树立自己的志向:“几天来,老想到能写文章。根本没有文章而自己以为是个作家,不是很滑稽的事吗?”“我老想我能在一年内出一本小品文集,我想专致力写小品文。”“将来只要有一点机会,非到德国去一趟不行。”这时,作者的人生方向与前途轨迹已悉数在内心刻画。日记中穿插了一段在济南度暑假的几十天记录,这时能够看出他在内心中已清晰的判断到济南的小而窄,北平的大而广则成为他每天向往回校的一个强劲理由。这个时候的季先生与刚来清华的毛头小子已全然不同了,视野的开阔,能力的拓展,让他看到自己的新的可能。而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虽然毕业后的季先生听从安排去了济南高中任教,但在一年后有了中德交换研究生的机会的时候,他还是抓住了。而这一去,便是十一年。
这让我想到最近的一个言论,最近高考学子都忙于填报志愿,关于城市、学校、专业优先问题的一直争论不休。网上有个说法是优先选择城市,再选择大学,最后选择专业,如果是五年前的我肯定是不同意的,我一直认为专业性是应该优先考虑的因素,而如今在工作了几年后,我是深深赞同的。除非是非常明确自己的喜好以及未来的规划,否则采取以上城市优先的态度是极为可取的。那些犹疑地人群通常是世界都没有见过的,更不知道什么流行或者什么热门,更看不清未来的趋势如何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什么都是盲目,而只有到了纷繁的大城市,亲自感受身边社会的变化,你才知道自己该选什么,自己喜欢的是什么,选的晚总强过选错,还一错到底。我们大概也曾都像季先生这般,只是随着社会的潮流,同时参照着自己的经济能力,被推着一步步往前,但只有你被推到浪潮的顶端,你才能看到世间万象,接下来便是你自己的选择。我们不能否认的一点是,人是越活越明白,知道的越多越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除了以上提到的读书和规划的部分,该书的后半部分最明显的也是感情的交织,最重要的就是历经了其母亲的离世。在后面的日记中几乎是每隔几天都会提到其对母亲深深的思念。“我想到故乡里的母亲。”“有时候,忽然一闪,仍然不相信母亲会死了,她怎么就死了呢?绝不会的,绝不会舍了我走了的。”“我真不明白了整八年在短短一生里占多长的时间,为什么我竟一次也没回家去看看母亲呢?使她老人家含恨九泉,不能瞑目!呜呼!茫茫苍天,此恨何极?”母亲的过世对季先生的打击极大,季先生因是家族中唯一的男孩,被接到济南叔父家接受抚养与教育,自小离开母亲,期间八年的时间仅回家了两次为其他人奔丧,因其背负光耀门楣的重任,大字不识的母亲即使思念成疾也不敢提出自己想见儿子的要求,而在清华求学期间,母亲曾托人代笔给季先生写过一封信,季先生尚未高兴太久,就接到母亲病重的噩耗。而千里迢迢赶回家时,母亲早已西去。想到自己这八年自己竟然未曾专程回家看望母亲,想到母亲是该如何的想念唯一的孩子,季先生恸哭不已。正是对母亲深沉的思念之情,让该书的后部分充满了人情味,也看到了季先生至情至性的一面,令人动容。同时后期提到的面临毕业的焦躁、就业时的期盼也丰满了季先生的有血有肉的形象。
唯一有点遗憾的是,书的后半部分并没有回答我上次的问题,对于他自己组建的家庭,除了上半部分提到“德华怀孕了”,后半部分提到“的画生了一女”,便只字未提。这令我更加好奇不已。
不过因此书而拾起的记日记的习惯算是一直保持了下来,从这一点来说还是很感激季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