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跟基因有关,我从小就是一个很不热爱也很不擅长运动的人(爬山和骑单车除外),这点从我早年的体育课成绩就能看得出来。但同时我又是一个从小体弱多病、长大后对自身健康有着神经质关注的人(据说这是O型血性格的一个显著特点)。
当这两种矛盾的特质碰到一起,作为一枚典型O,另一项明显的特质——雷厉风行的行动主义就在我身上显露无遗了。那就是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尝试着去做点什么以改变自身,至少求个心安。历史上坚持运动的一次小巅峰当属大三,连续一年每天晚上坚持在学校操场上长跑2圈(800米一圈的跑道),颇有成效的把自己从“体弱多病”的队伍里踢了出去。
贪生怕死的动力促使我在成年以后持续进步,在各大健身房办过各种健身卡、在不同时期选择过诸如乒羽、有氧健身操、街舞、芭蕾、肚皮舞、瑜伽等各种运动,但主要还是出于健康的考虑,谈不上多喜欢。而且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从没形成过长期、固定的运动习惯。
2008年是中国迎来全世界关注的一年,也是我迎来倒霉鬼关注的一年。工作不顺,身体不适,诸事不力;业绩不突出,能力不突出,但腰椎间盘却突出了。按摩、复位、卧床、静养,遵医嘱地板上睡了大半年,才算告别了神经压迫导致行走困难的痛苦,也从此告别了家里所有需要运用腰部力量的劳动,包括抱孩子。终于完成了从劳动妇女到贵夫人的华丽转身。
曾听说过这个说法:35岁前后是女人健康的一道坎儿。有时候还真不能不信邪,由于身体频繁不适,从那以后一直到2011年底的三年时间,是我对自己是否得了绝症(看,O型血人就这样)疑心最重的时期,这种疑心没有放过身体的任何一个零部件。因此当我在家里碎碎念并且兴师动众的要跑医院时,老公调侃说:去了医院,直接挂精神科。
温水里的青蛙大抵都是舒适不求改变的,人都是受到了刺激才会有痛,有痛才会有领悟。从那以后我才真正(注意!是真正、发自心底的)重视起运动对于健康的重要,疑心、担忧根本于事无补。去健身房达不到每天运动的频率,而且时间、经济成本都很高还包括浪费掉的成本,比如路上来回的时间和大把由于过期而无偿贡献给健身房的次卡。直至有一天从抽屉里翻出一套尘封十多年的蕙兰瑜伽初级教程VCD(共3张),仿佛一道曙光照亮了我的双眼,人们总是习惯舍近求远,而答案却总在蓦然回首处。
瑜伽Yoga,是从印度梵语“yug”或“yuj”而来,其含意为“一致”、“结合”或“和谐”。瑜伽源于古印度,是古印度六大哲学派别中的一系,探寻“梵我合一”的道理与方法。而现代人所称的瑜伽则主要是一系列的修身养心方法。生于香港的张蕙兰是借由1985年的央视一套将瑜伽引入中国的第一人,被称为“当代中国瑜伽之母”。刚毕业的时候就购买了这套光盘立志自学成才,后来大概由于耐不住独自一人练习的寂寞无聊,也是由于内在驱动力还不够,而渐渐稀疏终至放弃。
2012年6月开始,我又重回瑜伽之路,开始在家自学蕙兰操练初级,每天一次,一次练一张盘40分钟。刚开始可真难为我这个天生柔韧性很差的人,很多动作都做不到位,呼吸也不够顺畅,经常气喘吁吁的,更郁闷的是还经常岔气。练习过程中我从没给自己设定过什么目标,就是活在当下的在每一天、尽自己所能练好每一个动作,做好每一次呼吸。
慢慢的,几乎是不易察觉的,我发现自己的身体越来越柔软,越来越容易的做到每一个动作。到了2014年的2月,感觉到初级已经不能满足身体的强度需要,于是在2014年3月2日,我水到渠成的进阶到中级。难度较初级确实提升很多,但接受起来却比刚开始练初级时快多了。练习至今,业已成瘾、欲罢不能,一天不练就感觉浑身僵硬堵塞,练过才感觉通体轻盈舒畅,真是“练练不舍”。
我现在终于理解了孜孜不倦、不求回报传播福音的教会朋友,自己深信、切身受益才会真心希望这扇门也能向更多人敞开。每当周围朋友提起身体不适,我都会情不自禁的向他们传播瑜伽带给我的益处和改变。回顾瑜伽慢慢成为习惯的这两年多时间,现将其益处以及练习心得总结如下,以后再有人问起,我就可以一劳永逸的推荐他们读这篇文章即可。
1、 不管你是否热爱、擅长运动,你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只要你真的对它足够重视。而且我觉得,随着年龄增长,瑜伽、气功、太极等和缓且注重调息的运动比强爆发力的运动更为适合与安全。
2、 对环境和衣着都没什么特别要求,只要家里有块空地够铺瑜伽垫、且有足够空间伸展手足肢体即可(最好是保持空气流通的有氧环境),衣着宽松舒适不受拘束就可以,无需奔波于家和健身场所之间,又不影响家人和邻居。属于零成本、低门槛,你只需投入时间成本即可。但需空腹才可练习,饭后须3到4个小时方可开始。
3、 瑜伽的弯、伸、扭、推、挤等动作可以很好的疏通经络、气血,调动、平衡五脏六腑的功能,因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免疫力。
4、 自己不喜爱的或做不到的姿势,往往是由于某些肌肉群平时不常用,对之要看成是一种挑战来迎接,而不是逃避,并且要特意多做几遍,才能把懒惰的肌肉群调动起来。
5、 除了对身体的拉伸以外,瑜伽带给我始料未及的两大好处是:呼吸术与休息术(也称为放松术),也是瑜伽的精妙之处。练习瑜伽彻底改变了我的呼吸方式——从以前的胸式浅呼吸到现在的腹式深呼吸,习惯了缓慢而深长的呼吸模式;放松术与呼吸术相辅相成,每一次深长的呼吸本身就是一次放松的过程。于瑜伽而言,放松术和动作的拉伸同样重要,练完以后如果只是匆匆结束省略最后的休息术,身体的感受和效果都会大打折扣。冥想是休息术里很重要的一项,用意念去放松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感受它们从紧张到放松的细微变化,脑子里则想象美好的画面,自己则是一株随风轻摇的小草,或是清澈湖底的一块鹅卵石,一切凡尘琐事都离我们而去,一切都那么简单澄澈。神奇的是,如果瑜伽结尾我有足够的时间休息冥想,我总能进入半梦半醒的状态,醒来时宛若新生。看来下一步我要探索一下心理治疗上奇妙的“催眠术”了。
6、 用《遇见未知的自己》里的说法,练瑜伽有助于加强和自己身体的联结,开发潜意识,学会和自己的身体对话。练瑜伽时要用心体会每个动作带来的身体感受,时刻听从身体的感受,尽自己所能但不勉强、不过度,这是练习瑜伽最重要的原则,也可有效降低受伤的几率、获得最大的收益。学会了放松术与呼吸术,任何时候都可以有意的调整呼吸、让自己的身体放松下来。任何时候都可以让自己的身体处于隐性锻炼中,尤其是开会、堵车、排队等场合,避免心浮气躁;当身体的某个部位处于紧张状态时能很快感受到并有意放松,即时将每个部位调整至放松状态。因此对自己的身体发出的各种信号会更为敏感,也因此能够更敏锐的觉察身体的疾病。
7、 瑜伽是身、心、灵的全面修炼。现代社会匆忙繁杂,瑜伽可以使自己慢下来,静下来。练的时候不胡思乱想只把意识集中在呼吸和身体的感受,清除杂念。
8、 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觉得“顺”字的重要性,顺应自然、顺应环境、顺应规律、顺应内心,不强求,不较劲,不竞争,才会真正做到超脱和内心平静。练瑜伽也是如此, 应量力而为、适可而止,顺应当前的身体感受和柔韧程度,每个动作只要在个人极限的范围边界温和的伸展即可,不宜逞强,也不必与别人比较。过犹不及,切不可过度而伤身。假以时日,有一天会突然发现,之前根本就做不到的动作原来如此轻松;在日积月累中感受身体的变化,为自己克服障碍、不断超越自己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再次印证了时间累积、水滴石穿的力量。
9、 瑜伽是无竞争性同时也具有竞争性的运动。练瑜伽时,绝不要把别人伸展的幅度和耐久性跟自己相比,更不能用来炫耀。蕙兰的瑜伽导师曾说过,即使是猴子,也比最高级的瑜伽操练者来得更敏捷活现,但这些猴子的意识境界远不及瑜伽境界。因此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瑜伽操练者,一定要超越对瑜伽的竞争心态。但瑜伽操练又确实有某种形式的竞争性,这种形式的竞争,不在于你和他人之间的竞争,而是在于你和你自己的竞争,包括体格上,精神上的障碍的一种竞争。从生理上说,我们是在和怠惰懒散,肌肉绷紧等竞争。克服个人障碍,意味着在瑜伽道路上又迈进了一步。
10、还有一点变化,我至今没有明白其所以然,那就是我对肉食的欲望自然降低。以前我是一个无肉不欢的重口味肉食动物,现在却越来越喜欢素食、喜欢清淡、食量也自然下降了很多。我对美食依旧热爱,但却告别了以前那种过食的饱胀感和负赘感,反而更能高质量的享受美食。有一次和一个多年的素食者无意中闲聊,她说:“很多人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开始素食?那就是当你的身体自然准备好了的时候。”难道瑜伽还有帮助我们的身体通往素食的秘密通道?这是留待我自己进一步探索的奥秘之一。当前,我只要顺应身体的需要就好了。
人的一生有无限种可能性,一次无意就可能成为契机,就像小时候翻看父母的藏书因此打开了美妙阅读世界的大门。我很幸福,能同时拥有阅读和瑜伽这两样可终身伴随的修炼方式,让我在如此嘈杂飞速的世界里,依然可以从容享受缓步慢行所带给心灵的宁静和愉悦。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我们不能放弃尝试人生中的可能性,每一次尝试都可能是一把打开新门的钥匙。
本文写于2014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