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时候参加了一个英语夏令营,当时带我们班的是一个学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我们都非常喜欢这位老师,到了夏令营最后一天的时候,大家非常的舍不得。最后有个结营典礼,我的父亲也来参加了。我们在那种不舍的氛围下许多人都湿了眼眶。父亲就在这个时候对我说了一句话,让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他说:“这有什么好哭的,像这种离别以后还多的是,习惯了就好。”
当时的我不明白,什么叫习惯了就好?我明明非常的难过,难道习惯了就会变得不难过,见得多了就会变得麻木了么?而我真正明白这个症结所在是因为最近看了第一期的《朗读者》节目。记得那个96岁的老人——许渊冲先生吗?当他回忆起他翻译的第一首诗时,那是林徽因在徐志摩逝世后走过徐志摩的故乡见景生情写下的《别丢掉》,老人一开始念到:一样是明月,一样是满山灯火,只有人不见,梦似的挂起。立即眼含热泪,被诗中饱含的真挚的情感深深打动。连董卿都说:我之前是佩服他,今天和他这样面对面的交流之后,我很喜爱他。我就觉得他怎么还能有这么充沛的情感,不仅仅是精力,而是情感,在说到动情之处的时候立即就热泪盈眶。我们知道热泪盈眶的是年轻人,或者说是我们心还很年轻的一种标志,就说明他的心还是那么的年轻。而且一说到他翻译,他真的是乐在其中啊!你跟他说什么他都能给你绕到翻译上来。
董卿不愧是央视一姐,这总结说得多么贴切。什么是年轻的标识?不是令人欣羡的年龄、强健的体魄,十足的精力,而是拥有充沛的情感和对生命无比的热爱与期待。如果说能够证明我们活着的理由是我们还能呼吸,那能够证明我们还年轻的理由就是我们还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还在为某一些我们在乎的东西在有力的跳动。
慢慢的,我明白了,身如不系之舟并不可怕,心似已灰之木才更应该引起自身的警醒。我们的身体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老化,就算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去延缓身体机能的退化,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总有老去的一天,但就像海明威所说:“你尽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打不败他。”在我们历经沧桑之后,我们难道就应该对世间万物都无感了?想想,一朵鲜花的盛开无法使你愉悦,一只可怜的流浪狗无法引起你的怜悯,一首美妙的乐曲无法打动你的心弦,一个小小的关怀不能使你心怀感恩之情……这样的日子你过得多没趣味,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由这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所组成,大喜大悲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毕竟是少数。天天生活在无感的生活里面你的心不老才怪。可为什么有的人在走过无数人生岁月之后还能保持如此充沛的情感呢?我想每一个情感丰富的人都拥有一样东西,叫做同理心,当你对一件事情感同身受的时候又怎能不使你动情,无论喜忧。以前高中练听力的时候试耳机时总会听到一句话:水是生命之源,失去它生命就会枯萎。不过现在觉得还能再加句话:情感是水的源泉,拥有它才能滋养我们的心田。
其实,当我们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很多生活中乐趣,自然也就会对生命充满热爱和期待。许渊冲先生告诉我们:同样一句话,我翻得比别人好,或者比自己好,那就是我最大的乐趣。想想看,一个九十六岁的老人现在每天还要工作到凌晨三四点,而且还给自己定下计划要是能活到一百岁要翻完莎士比亚所有的作品。我相信他在做翻译的时候一定是非常享受的,因为他那眉宇间的神情早已把他的快乐袒露无疑。这样一个人你敢说他不是一个比年轻人还要年轻的人?反观我们自己,有多少人每天上班就等着下班,下班之后却又陷入另一种无所事事,每天不是心不在焉,就是焦躁不安,在无尽的彷徨中辜负着自己的生命。而七十六岁的摩西奶奶又是这样说的:做你喜欢的事,上帝会高兴的帮你打开成功之门,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我想我们不一定能达到想许渊冲先生或摩西奶奶这样的成功,但我们却一定要持有一个年轻的心态,拥有一颗年轻的心,这样的生命才不致荒废了吧。
只是,年轻人,当我们抛开这副年轻的皮囊,从我们的心脏里流出来的依旧是因为年轻而沸腾的血液吗?如果不是,你凭什么觉得你还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