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一个长达十个小时的旅途,所以在书架翻翻看有没有什么书可以拿来消遣。然后就看到了一本书《EVERYTHING NEVER TOLD YOU》中文译名无声告白。
这本书和我的缘分,源于一位密友,即我的大学同学也是现在的同事,认识十年整的密友——阿吻。那是半年前,我们在逛当地当时很火的一个书店,看到了这本书,她介绍说:我读过这本书,是一本一翻看就停不下来的一本书。
可是我翻开大概三四次,每次都以种种缘由停了下来,想想实在辜负了阿吻,更辜负了作者。吴小宝不是来揪我头发,就是来抢我的书,要不就是扑过来要亲亲抱抱。有个婴儿,大概不适合读一本需要一口气读完的好书吧。难怪我已经很久不读小说了,思绪很容易被打断,而且是心甘情愿被打断,总是觉得唯一需要保持专注力的,就是你身边这个小宝贝。
这次旅途趁小宝不在身边,真的一口气读完了。读完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呢,就像书名一样孤独、悲伤、心痛,最后释怀。
故事主人公叫莉迪亚,外国友人名字在我看来就如他们的面孔一样很难识别,我就称呼其他主人公为莉迪亚爸爸、妈妈、哥哥、和妹妹吧。爸爸的父辈是中国人,而且是顶替别人名字来美国谋生的中国人,终其一辈子卑微怯懦,小心翼翼,把出人头地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儿子身上,这为故事的悲惨埋下了最大的伏笔。妈妈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她的母亲是一名家政课教师,大概相当于中国旧社会女德课教师——所以她希望她的女儿是传统的标准的精通厨艺、女工的传统女性,然后嫁给一个哈佛男人,但是妈妈的愿望是希望自己与众不同,成为一名医生。
爸爸在哈佛成绩优异毕业留校工作,妈妈顺利进入哈佛并成了爸爸的学生,俩人一见钟情。当爸爸快要转正,妈妈快要医学院毕业时,意外发生了,妈妈怀孕了爸爸因为种族歧视被一个并不优秀的人顶替了位置。悲喜交加,妈妈放弃学业跟随爸爸去另外一个小城市任教。后来他们在小城市分别生下了哥哥,莉迪亚。后来妈妈的母亲去世,她被触动想起了母亲一直以来的愿望,她发誓一定不要像母亲希望的那样活着。于是她抛夫弃子独自离开了,去一个大学继续她的课程她的梦想。九周后发现怀孕了,也就是后来的妹妹,梦想再次终止,选择了回归家庭。这期间,女主,也就是五岁时的莉迪亚面对母亲的突然离开异常恐慌,害怕是不是自己哪做的不好惹妈妈生气才离开。所以再母亲回归后,对母亲的所有要求回答Yes。母亲把自己未竞的梦想——成为一名医生的愿望一股脑加给了莉迪亚;父亲因为是中国人而遭到冷落嘲笑歧视,希望女儿可以有很多朋友,可以变得跟大部分人一样,不再遭受异样目光。家里所有的期待都在莉迪亚身上,压的她喘不过气,所以她一直假装自己成绩很好,假装自己有很多朋友。等突然明白自己一直错了的时候,选择了走向绝对的自由——死亡。莉迪亚的离去让这个家庭梦想全部破灭让这个家简直碎成了末末,妈妈歇斯底里爸爸出轨哥哥愧疚想复仇,只有妹妹洞察了所有。还好,后来大家发现还好不晚,爸爸妈妈发现家里不仅仅有莉迪亚还有被忽略很久的哥哥和妹妹,并开始发现他们的优点。大家也开始接受莉迪亚的离去,一切又开始走出阴霾。
以上是故事的大概,可是,读到很多细节地方都让我哽咽。这一家人活的多么艰难啊。
我读出来的第一个社会问题是:种族歧视。真的很痛心,很多地方有描述到。尽管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可是美国人对这家人的态度就是:可恶的中国佬,滚回中国去!尽管他们土生土长在美国。读的时候恨的牙咬紧手握拳。当地人会在游泳课时把我们同胞的裤子藏起来诸如此类,极尽奚落之能。无论他们多努力,总是不被接受。尽管母亲是美国人,尽管父亲很努力并称为大学教授,他们还是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而是被刻意疏远,只因父亲的父辈是中国人。书中描述道:人们看我,就像看动物园笼子里的动物,而动物自己只好假装自己很自由一样,拼命掩饰自己的与众不同。这种阴影导致他很关心别人在做什么,自己融入社会失败后,把愿望强家给莉迪亚。他给莉迪亚买橱窗展示的裙子,因为觉得橱窗展示的肯定是大家都喜欢的。他让莉迪亚带朋友去看电影,因为那是最近流行的。他送莉迪亚一本书《如何拥有更多的朋友》,想让莉迪亚融入人群,不再特别。他从感觉到自己与众不同并遭受奚落开始,直到莉迪亚离开,一直在痛恨自己和这个家的与众不同。
第二个问题是家庭教育问题:母亲把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全部加在莉迪亚身上,希望莉迪亚学业出色顺利进入医学院将来成为一名医生,给了孩子太多太多的期待。而莉迪亚自从母亲离家出走九周后,为了讨好母亲,害怕母亲再次离开,只好不停的说yes,从来不拒绝母亲的任何请求,哪怕撒谎,只为讨母亲开心,完全活在母亲的期待中。而母亲对莉迪亚的需求浑然不知,一直以为女儿是乐于做这些事情,无知的母亲啊。而且,父母教育目标完全相反,母亲希望孩子出众,父亲希望孩子“像别的女孩一样”,而这些父母的要求都不是孩子想做的,这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我庆幸自己现在读到了这本书,它所带来的震撼很难用语言来表述,带来的警示意义更是很大。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要不断走出去让世界认识现在的中国。而作为一名教师作为一位母亲,更要在教育中避免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要了解孩子自己的想法,我们的任务是帮助他找到真正的自己而不是成为谁的复制品。而我自己,就像书封皮上的那句话: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