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0读书打卡第4天:
【书目】《温儒敏谈读书》
【内容】整本书阅读,功夫在课外
【用时】30分钟
【摘录】我不太主张名著阅读(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当然课内可以安排一些内容,比如初中的做法就是简要介绍某一种书的基本情况,激发阅读兴趣,重点放在提示读这一类书的基本方法。……“一书一法”。本来阅读方法很多,但围绕一本书的阅读重点学习某一种适合的方法,以后学生碰到同一类书,也就会读了。这些都是提示性的,可以用很少的课内时间去实施,而整本书阅读主要是课外阅读。
【感悟】我的阅读教学认知变化
语文教学二十多年,对阅读的认识不断更新,其外延在不断扩大。归纳起来,总共有四类:精读与自读,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文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书本阅读与生活阅读。
一、精讲与自读的认识。。刚参加工作头几年,眼睛紧盯的只有课本,考试卷子上出现的也多是教材中的精讲课文,为了提高考试分数,精讲课几乎占据了我所有的备课时间,上课时,讲呐,练呐,安排的满满的,几乎都是围绕精读课。对待自读课只关注字词,粗识内容结构及特色写法,甚至完成习题练习就ok了。我这样的语文教学,传达给学生一个错误观念:学好了精读课,语文就能取得好成绩。
随着试题的改革,语文卷子上越来越多的出现课外阅读,只是耕耘精讲课已不能适应考试,自读课也逐渐获得我的青睐,它作为精讲课的练习版,越来越高频率当出现在我的语文课堂。
二、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认识
随着新课标代替教学大纲,教材和试卷也发生了变化。我发现试卷上考测课内的篇目越来越少,课外阅读篇目逐渐增加,到中考时现代文阅读课内篇目一篇都没有了。不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完全不能适应语文教学的。仅把自读课作为精讲课的实践版是不足用的,还得及时拓展课外语篇阅读操练,仍然感觉效果不济。
三、文篇阅读与整本书阅读的认识
随着人教版语文教材的改编,两篇名著阅读提示出现在每册初中语文教材上,各类语文试卷必有名著题。我的语文教学也把名著阅读纳入日常课程,穿插于平时的教学,更是把节假日作为完成名著阅读的良辰佳时。各种摘抄感悟作为作业布置的五花八门,煞费心机。学生读名著变成任务累赘 有苦难言。自视初衷为善而坚持,并未真正体学生苦处。
四、书本阅读与生活阅读。
读了温儒敏先生的书,发现以前对阅读的认识太过功利,一直围着教学成绩转,而忽略了书本的阅读是为了培养习惯,为了养成良好的精神品质,为了生活。读书就是一种生活,一种习惯,一种精神。
让孩子爱上读书,学会读书,是语文老师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