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手帖是文人墨客之间相互往来的书信,直到唐朝以后,由于皇室对南朝文人书法的追捧,将前人的来往书信搜集整理并摹拓流传,才使得原本只是过往文人生活一角体现的“手帖”,变成了临摹学习书法的“字帖”。现如今,这些字句零散行文随性的短笺书信,除了帮助学者们分析解魏晋南北朝以降的书法变迁,在蒋勋笔下,也成为了从书法与文字间窥视那个荒诞时期的一扇窗口,一种“零散、随性、不经意”的美学,一类自如恬淡的生活态度。
起初想要读这本书,主要是出于对魏晋南北朝文人的兴趣——胸怀抱负满腹才华的文人才子,在动荡不安的世事中浮沉跌宕,他们有人嗑药成风酒浇块垒,有人罔顾礼法穷途而哭,有人思念莼菜鲈鱼弃官回乡,有人拼却一腔热血风华折殒……和《世说新语》从轶事的角度直接描写这些文人不同,蒋勋先生选择从手帖的书法之美入手赏析,借以字句笔法的抑扬顿挫,结合自己的美学观念,延伸至手帖主人们的生平经历。战乱四起,权力更迭,人心思动,颠沛流离,他们都只是风中飘絮雨中浮萍,胸怀天下才智卓绝却殁于权势(《平复贴》陆机),祖坟遭戮痛失亲人却无能为力(《姨母帖》《丧乱帖》王羲之),欣赏的年轻士子意外亡故,在给友人的书信中喟叹不已(《伯远帖》王珣),被逼与挚爱妻子离婚另取新安公主,痛苦到“俯仰悲咽”“为当绝气耳”(《奉对帖》王献之)……一句“顿首”,一声“卿佳不”,他们简短地互道平安,以笔墨相携共同经历跌宕不平的世事。这些手帖所展示信息之零散,反而契合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以大篇幅的留白和几笔简单的勾勒描绘出残酷阴沉的魏晋南北朝,命如飞蓬的文人,以及他们在那样“中冷无赖”“哀痛摧剥”的年岁里依旧愿意“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人文光辉。除此之外,蒋勋也从手帖的美学出发,在书中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对手帖的感悟相结合,表达自己的美学追求。
其实,《南朝岁月》与其说是蒋勋对魏晋南北朝手帖书法的美学品析,更多的应该是他自身的美学经历与观点,以及对魏晋风骨的文化美学的认同和宣扬,他顺着手帖里的一笔一画探寻故人迷失在历史长河里的点滴碎屑,字里行间充满叹惋与怜惜,每一篇章的情感和主题也一如手帖般细碎散漫,正是因为如此,这本书的文字基调感性绵长,遣词造句非常纤秾柔雅,书中还有大量蒋勋自己的美学体验,并不完全是对手帖的纯粹赏析,个人认为有时候他对手帖的解读还是存在过于主观和感性的情况,缺乏留给读者的必要留白和想象空间,导致我作为一个最近读惯了文字更冷静更客观的人文社科类书籍的人,在一开始读的时候有些不习惯。
虽然蒋勋有些过于细碎纤秾的笔触不是十分合我口味,但从美学随笔的角度出发,这样的文风也许是一种别样的选择?《南朝岁月》并不适合作为真实客观的资料去了解这些文人们的生平事迹,它更像是一枚慢工细制的香丸,在点燃时浮起幽袅烟气,慢慢引导你飘离浮躁的心境,去体味人生幻灭生死伦常之间文化之美与人心之暖。
高中时学陶渊明,对老陶以及和他一样退隐山林避世不出的文人并没有什么好感,心想你嫌弃世间黑暗,埋怨一腔热血却只能酒浇块垒,为何只知道在此孤高自吟,却未曾真的想过要改变这动荡时局。后来虽然也通过《世说新语》了解过一些魏晋南北朝的时代背景,对这些狂放不羁的文人有了改观,但直到读过《南朝岁月》,我才真正体会到那些消极避世的文人们内心的无奈与痛苦。他们不是没有抱负,不是没有热血,只是在那时一眼望不到头的黑暗里,他们自身的那点光亮真的太微弱了,微弱到首尾不顾自身难保,所以他们服食丹药和五石散,所以他们不谈国策却论道修玄,所以他们罔顾世俗礼法穷途而哭,“痛当奈何,奈何”!
最后,借用“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而弃官归乡,避开了“八王之乱”权利倾轧的张翰所说之言结尾,那大概是那个荒诞又浪漫的年代,以及后朝所有文人们埋在心底最深的呐喊,他本人也是我在读完这整本书后,最为欣赏也最为钦佩的一位:
人士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