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注释】
▲色:脸色、态度。
▲先生馔[zhuàn]:先生指父母、长辈。馔:饮食,吃喝。
▲曾[zēng]:副词,难道。
【译文】
子夏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长期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是很难的。有事的时候,年轻人替他们去做,有好酒好饭,先让长辈享用,难道这样就是孝吗?”
【学而思】
接连四章写孝,“无违”、“唯其疾之忧”、“不敬”、“色难”,强调孝道要由内而外,内心真诚实意,言行恭敬守礼,不管是父母的生前身后,自己的所作所为都不给父母丢脸。
【知识扩展】
《礼记·祭义篇》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公明仪问于曾子曰:“夫子可谓孝乎?”曾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以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
(曾子说:“孝可以分成三个等级:最高一等的孝是使父母得到天下人的尊敬;次一等的孝是使父母不因为自己的言行而蒙受他人羞辱;最下等的孝是能给他们养老送终。”公明仪问曾子说:“老师您可以称得上是孝了吧?”曾子说:“这是什么话呀!这是什么话呀!君子所说的孝,是父母没有发话之前就能体察他们的心意,按照他们的心意去做,而且能引导父母明白更多的道理。曾参我只不过做到赡养父母而已,怎么能称得上孝了呢?)
南怀瑾《论语别裁》:把“色难”放在这一篇,不单单指对父母、长辈的态度,为政之道,也是“色难”,这里又包括“君道、臣道”两种“色难”,“君道”指当领导对待下属,爱护部下,态度很难。“臣道”指配合别人工作,长期保持一个良好的态度,也很难。(如同“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是一个道理,“不敬”和“色难”指的就是从政的修养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