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环境越来越好,成功却越来越难?
初创企业如何能在BAT的夹缝下生存?
投资人眼中的好项目都具有哪些特征?
前两天碰到几位做投资的朋友,他们说“为创业而创业”的那阵风已经过去,投资现在更偏向公司的“创新能力”,原本一些看起来还不错的项目,他们需要考虑的往往更多,投资决策也逐渐趋于冷静。今天,我把投资朋友聊的一些项目判断的原则,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市场
❖ 市场空间是否巨大
“小池塘里不会有大鱼”,是否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是投资人判断创业公司的第一要务。
如果你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规模小,成长空间不大,意味着投资人获利的空间也非常有限,投资人自然不愿意投资这类创业项目。
举例来说,如果想要坐上市场老大的位子,该企业规模至少要占总市场的20%,因此其天花板有多高是可以估算出来的。假设企业净利润也按20%计算的话,一个百亿市场规模的领头羊企业,每年的利润才100x0.2x0.2=4亿。如果你所处行业的市场规模只有20亿或者更低,那么,对于投资人来说显然不是个好买卖。
❖ 市场是否具有成长性
只有市场规模还不行,还要看该市场是否具有持续的成长空间,投资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投资未来”,因此,只有企业具有良好的成长性,投资者的投资收益才能得到保障。虽然投资行业有不少判断企业是否值得投资的标准,但是成长性始终是其不变的核心标准。
❖ 市场切入时机是否恰当
雷军先生的名言,“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里说的“风口”其实就是创业的切入时机:切入的太早,可能会成为行业的先烈;切入的太晚,又可能变成红海竞争。
那么,创业者应该如何把握切入时机呢?
① 消费者需求
用户愿不愿意为这个市场产品买单,是创业者首先要考量的问题,深入调查消费者一来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第二我们也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行业的发展情况。
② 行业增长率
行业增长率能够直接反映出当前行业的发展情况,例如被称为VR元年的2016年,从爆发转向低迷,只用了数月时间。
③ 招聘情况
如果行业处于增长爆发期,那么它的人才需求量一定是巨大的。那么招聘网站上的数据,就能非常客观地向我们展示该行业的增长情况。
④ 意见领袖
这一点简单易懂,各行各业都有KOL(意见领袖),他们能够影响甚至改变整个行业的风向,在“入圈”前,不妨找到这些大佬,让自己少走一点弯路。
⑤ 竞争对手
敌人是最好的老师。在“入圈”前,我们必须要分析竞争对手的各项指标,比如扩张意向、融资情况都可以让我们侧面了解到整个行业的发展情况。
竞争壁垒
投资人在跟创业者聊项目的时候,基本都问过一个看似非常蠢的问题:
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其实,投资人的这个问题就是在问创业者的“产品壁垒”在哪里,所谓壁垒就是阻碍其他公司和自己竞争的因素,也就是自身的“护城河”。 有壁垒的公司掌握着绝对的议价权,它也不怕新进入者的威胁。
此时,你千万别说你的团队多么有经验,然后直奔结果。投资人想听的,是你做了什么别人没做到的事情。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你只需要围绕下面这两点融资技巧:
1、不要去猜投资人想听什么,完全专注在自己的战略上,并用事实和推理来证明“为什么你的产品市场前景好,为什么你的行业是好赛道”。
2、关于壁垒,如果没有技术壁垒,那么就从地域壁垒、文化壁垒或者规模优势上多找入口,拿出具体的数据来证明“为什么赢的那个人只能是你”。
另外,初创企业尽量不要和巨头去做直面的竞争,要学会“田忌赛马”。举个例子——陌陌与微信。陌陌成立晚于微信8个月,而且微信又背靠腾讯,显然,此时与微信做竞品大概率会死得很惨。但是同为社交软件的陌陌运营三年后竟然上市了,它凭的是什么?
虽然都是也是主打社交,但是微信其实主打的是熟人社交,而陌陌为了避免与微信的正面交锋,选择了差异化定位:陌生人社交。虽然都是社交,但彼时微信正与“米聊”等同质化产品大战正酣,无暇顾及对自己不具有威胁的陌陌,这就是陌陌能够在夹缝中生存下来的原因。
团队
创业最重要的三件事:人、事、钱。
柳传志的管理三要素是“搭班子、定战略、带团队”;阿里巴巴前CEO卫哲说“找人比找钱更重要”;雷军的创业之旅是“定目标,找人,找钱”,雷军曾说,小米创业初期,他每天要花70%精力找人。所以,一个公司想要真正的发展起来,最重要的就是团队。
不同的投资人,在看团队的时候,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己的风格、方法,甚至是直觉。就像徐小平就是只看重团队中“人”的特质,而沈南鹏则会从多维度来分析团队。这些看团队的技巧随投资人的背景、行业、经历的变化而变化,但也有一些判断准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那么,投资人在看团队的时候,一般会遵循那些原则?
① 专业背景
对于初创公司来说,创始人团队中既需要商业人才,也需要技术大佬,甚至,在YC创业营的理念中,有理工背景的联合创始人,这个团队才是完整的。
对于那些清一色的非理工背景,却没有技术专家的团队,投资人一般都不太感冒——这也正印证了上述“竞争壁垒”的观点。
② 团队互补性
早期创业团队,要看组织架构与个人能力是否能够满足项目的基本架构需求。如团队领导力、技术、产品、市场等。整个团队可以某个单项能力很强,但不能“瘸腿”。
③ 内在驱动力
创业的过程九死一生,每天都有预想不到的难题涌进来。如果是为了短期的功利目标,很难收获大的成功。拥有创业激情,让他们可以不断克服创业路上的各种压力。
结语
最后,来总结一下创业成功的关键要素,以及创业者与投资人的博弈技巧。
首先,创业要找到一个“既大又具有成长性”的市场,并且要根据消费者需求、行业增长率、招聘情况、意见领袖、竞争对手五个方面来把握合适的切入时机。
第二,要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壁垒,并且有数据理论支撑自己的观点,同时尽量避免与巨头直面竞争,“猥琐发育”磨练团队、打磨产品。
最后,要搭建一个有专业背景、互补性强,具有强大的内在驱动力的团队。
漫漫创业路,创始人思想汇愿与你一同前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