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的时间,《杜甫叙论》总算读完了,好像完成了一项任务一样,但是下笔的时候,我才发现不是完成了一项任务,而是开启了一项新的旅程。
这本书让我觉得自己对于唐朝的历史的陌生,对诗圣杜甫生活圈的陌生感,对杜甫的人生经历也是的陌生,这样,难怪在读他的诗歌的时候是读不明白的。
特别是阅读《杜甫叙论》,整体感觉囫囵吞枣的,只是感觉到杜甫家国情怀和关心人民大众的兼济天下的高格印象而已。其他的印象就是杜甫从河南老家出发到长安,再到巴蜀,之后沿长江到长沙,客死岳阳轨迹。本书按照时间的顺序把杜甫的人生经历梳理的很清楚,通过地点的转换勾勒出了他个人的人生地图。
当然在杜甫人生地图的背后是李姓王朝的兴衰历程,也有杜甫个人成长历程和家国情怀的转变心路。
《杜甫叙论》从唐玄宗写起,杜甫出生在唐玄宗即为的那一年(712年),似乎杜甫的命运与李姓王朝有着某种联系。朱先生不仅交代了玄宗即位的前前后后,还写到了李渊向突厥低头换的帝位,李世民弑兄抢夺帝位和武则天一代女皇的权力之路。然后把杜甫的命运放到了唐王朝的安史之乱的历史背景下,真实诗人的命运与国运共起伏。这似乎也为成就杜甫的诗歌“诗史”的高峰奠定了基础,所谓“国家不幸诗家兴”。
按照朱东润先生的观点,杜甫原来是地主阶级的,他脱离了人民,但是安史之乱之后,他体会到了人民的疾苦,记录人民的苦难,例如在“三吏三别”写到官府捉人服役的场景,《兵车行》中爷娘妻子走向送的悲惨场景。然而杜甫毕竟不是普通百姓,从书中很清晰的看到杜甫,身在巴蜀但是心系长安,走进达官显贵的阶层。然而命运这样不济,让她陷于流亡的旅途,身似飘萍,无所依附。
这正是它的伟大之处,命运不济,身似飘萍中仍然不忘黎民疾苦,仍然用它瘦弱的笔墨书写国家的命运变迁。
朱先生在杜甫人民性不够纯粹的微词,特别是说他“苦摇求食尾,常曝报恩腮”的方面,我觉得杜甫这一方面是可以理解的,很少有人生活在世俗的真空中。杜甫也是没有办法,换个角度来看,杜甫虽是“诗圣”,但依然是人啊,他要活着,他还要有抱负活着,他就要接近政治,寻求出仕;在家小面对饥饿的时候,他没有更多的拒绝接受接济的理由啦!这真是杜甫真的一面。这种真实之中孕育出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更难能可贵。
这就是我阅读本书的内容收获,但是我觉得更大的收获应该是一种发现。
通过阅读这本书发现阅读绝对不能建立在理论的高塔之上,而应该建立在坚实的土地上;我还发现面对阅读的田野,我的内心其实已一片荒芜,没有比非语文教师的人的阅读经验更专业,没有比其他人阅读的更加深刻。
发现其实就是一种展开,展开我们的眼睛,尽收世界的美好;同时也是对自己的空灵心野的发现,空挡的心野需要阅读的经历填充,需要写作的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