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落款,為態度簽名---鄧雲暉·Psy.D Sandy Teng
2000年開始,我設定系統固定重新寄給我當初自己分享給學生們,與輔導單位的一個案例故事,大致內容是這樣的。
國外有一家SUPERSTORE,長期為了被客人抱怨麵包不好吃的問題傷透腦筋,陸續請了許多管理公司,也開設很多內部課程都無法有效解決,最後一位顧問提供一個創意卻成功了。
由於他注意到師傅們工作是很辛苦且孤獨的,晚班要弄好材料配料,很早就要進廚房開始趕着烘培出貨,工作不需面對客人因此大多穿着輕鬆隨性,因為太隨便反而出入都受限制,也就習慣躲在後街陋巷聊天抽煙,久而久之,客人與自己是兩個世界的人,自己的做的麵包只要按照要求出貨即可,至於客人覺得口味如何,吃的高不高興,對這群工作者而言,似乎都覺得無感,當顧問發現到這些之後,他最後只建議了一個小小的動作,就是要求當天的麵包師父在自己麵包上簽上名字,到了傍晚會告知賣的結果。
奇怪的事情不久後發生了,首先是這群師父會開始比較注意出爐麵包的狀況與過程,接下來會開始去觀察麵包區的狀況與銷量,比較特別的是有些師傅開始會有些創意想法,貼在紙袋上教導客人如何讓麵包搭配起來更好吃的菜色…… 很快的,這家店的麵包爆紅起來,人們就算不是非吃不可,起碼也想拿到幾張師傅提供的好康資訊,而這群麵包師父們,也開始變的越來越乾淨與容光煥發,且不斷的思考如何提出新的麵包口味...
這些年分享這個故事,有人疑惑簽個名字的手法是否有玄機? 怎麼可能前後落差這麼多?抑或這是什麼心理遊戲?也有企業客戶覺得,團隊不就是該盡量盡量降低個人色彩?這種過度彰顯個人的做法,會不會導致內部競爭比較,或者更大的問題....?當然更多人要我給些顧問或教練的建議與拆解。
其實,我過去的確常常分析這個案例,從激勵,領導,說到企業經營……順便還要藉此鞭策他人注意自己的態度與工作心態,但這些年我戒了,因為把自己專注於當下,為這個MOMENT負責,不是一個觀念,更不是懂了就代表能做得到,對我個人來說,這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需要時時注意自己的狀態與當下修正才能保持,因此身為自己夢想的員工與個人狀態的雇主,我只能時時提醒自己....
【每一刻要怎麽過都是自己選擇的】
Be there,
Be presents,
Be the one you want,
這是我們能給自己的最佳簽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