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一个月了,写一篇小文章记录一下。
耳机里是在国内最经常听的节目,来自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的:《勃拉姆斯——浪漫的古典主义捍卫者》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一个月的感受的话,我想一定是:呼吸。
先来说说留学德国的缘起吧~依稀记得小学的时候,爸爸的书架上有两本浅橘色书皮的书,上面写着《德语》,大概是上下册,可是从来没有拿下来看过。后来小升初参加二外的考试,需要填写一个报名表,其中有一项,如果进入小语种班,你希望学习的语种是?当时和妈妈同时选择了德语,还记得填表那天教室的光线,和身后叠起来的木头桌子。之后还真的放弃了半年前就签约的附中,跑到了二外读书,不过一直在英语班,一读就是六年。初中的时候学校统一安排的二外是德语,只学了非常基础的内容,用的是二外自己编的教材。现在还能想起自己第一次读抖舌音的时候,好像怎么也找不到感觉的样子。
高考理综发错卷子的事故之后,第一反应也是想用假期学学德语,让自己开心一点。那个夏天在妙峰山认识了一群可爱的人。大学跑到长春读书,大一的时候喜欢的人恋爱,就说好要一起在德国读硕士,然后就到了现在。
不得不说,在来德国之前,我对德国是没有太多的想象的,只是谜之坚定地相信我一定会到德国,虽然因为各种繁琐地考试感到心烦意乱,但是从来没想过放弃。有时候觉得这种感觉可能像是圣经中的“应许之地”。
临走的时候T3机场刚好在放勃拉姆斯的《摇篮曲》,后来芬兰航空的飞机在杜塞尔多夫落地,拿了行李之后和一起搭伴的女孩挥手告别,带着另外两个一起拼车从杜塞到波鸿的女孩子一起出机场,呼吸到第一口空气的时候,心里悄悄地想着:这里就是德国了。坐车的过程中,只是安静地看着外面的风景,和偶尔掠过视野的低矮房屋,等到我租的房子的时候已经接近太阳落山了,当时的感觉是:嗯,街很宽,房屋很矮,有点像是个小县城。。。(事实证明这是错觉,虽然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没错。)
再后来,一周,两周,三周,四周。
大家总说会出现的各种不适应,并没有出现在我的身上,新生活的展开就像呼吸一样自然。
刚开始的半周因为各种手续,倒是有一点点忙乱,可是之后也熟练起来。
习惯每天早起吃牛奶面包麦片芝士火腿,中午下课后在U35上看看食堂中午的菜单,和同学或者一个人吃饭,然后去图书馆自习写作业,偶尔和同学去隔壁的多特蒙德工大吃饭以及自习。晚上自己在家研究各种饭,特别是面食,还都做的挺成功。
习惯了说德语,不过有时候还是会有点懵。老师们都很nett,所以上课发言的时候我没有害怕的感觉,会尽力主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小组讨论的时候,也会积极地和大家说话。虽然知道自己德语还说的不够好,可是这也是要努力练习的原因吧~
习惯周末和室友一起出去逛街,吃好吃的或者一个人去逛博物馆。
习惯每周列购物清单然后去采购食材。
习惯了每天在家听到教堂的钟声。
说起来,一直都很喜欢常常看到德国人在超市捏着一个手写的购物清单小纸片买东西(感觉Rewe里最普遍)。而且来了一周后,我才意识到自己是个和周围人长相有显著差异的亚洲脸。刚发觉的时候,有一点点小别扭,可是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确实有不同的人种和发色的人,但是大家都觉得很自然,我之前被灌输过的可能出现所谓被排斥的现象,也没有很明显的感觉。
如果说真实的感觉大概就是SHE的那首歌,”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都在说着中国话。“只不过大家都说的是德国话罢了。
说起来波鸿大学的校园就是很明显的德式建筑,大面积的清水混凝土,带来朴素和工业味道的美感。波鸿大学的植物园也很棒,可惜我的植物拉丁语还不太灵光,需要继续学习。植物园中还有个精致的苏式园林,是同济大学的作品。门口的牌匾是陈从周先生亲笔题的。
所以第一个月的感觉就是“呼吸”,是自然又舒适的感觉。今天听在美国读书的发小吐槽不喜欢美国的Social文化,我又格外庆幸自己在德国念书。改编一下杜拉斯的那句话,甚至想说,“这座城市天生就适合我的灵魂。”虽然偶尔会因为之前的情感有些神伤,可是我也知道不管怎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能轻易放弃的喜欢,就不是真正的喜欢。这样倒推下来,我拥有的也是真正的喜欢了。
以上就是我第一个月的真实感受。
想起高中的时候讲林书豪的那一起杂志里有一个版面写了易建联,里面有一句话,正好适合结尾。“上帝啊,感谢您像熬炼银子一样熬炼我们,最终把我们带来这留着奶和蜜的丰盛之地。”
希望自己不负光阴,认真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