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最好的告别》这本书,让我想起去年夏天家人的一场手术。
我仍然记得在手术室外等候的心情。开始等的时候,还能安静地坐在走廊的凳子上,随着时间一点一点地推移,我开始不自觉地在走廊里来回走动。心情就像是发条,越拧越紧。
手术终于做完了。躺在病床上的家人闭着眼睛,面色苍白,鼻子上插着氧气管,还在昏迷中。我当时心里是害怕的,第一次切身感受到死神离自己那么近。那天晚上,几乎一夜没合眼,除去照顾病人外,躺在折叠床上的我开始了对于死亡和人生的思考。
死亡在中国人看来是一个悲伤而又避讳的话题。中国传统文化避讳谈死亡,因为内心恐惧死亡,不谈论它是最好的心理防御。可是不探讨死亡,又怎么能理性地正视死亡呢。如何看待死亡更应该作为一种教育来普及。
何为死亡教育?它通过教给人们与死亡相关的医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等适当的知识,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人生与死亡。
死亡教育的直接目的是帮助人们学会在面对死亡(他人的和自己的)时寻求良好的心理支持,征服死亡带给人们的恐惧与悲伤,其更为广泛的目的则是帮助人们树立恰当的人生观和死亡观,教育人们热爱生活,珍视生命,正视死亡。
美国是世界上对死亡教育普及率较高的国家之一。美国的死亡教育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正式兴起则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1959年,赫蒙·费弗尔发表了第一步死亡教育的代表著作《死亡的意义》。1963年罗伯特·富尔顿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大学首次开设了美国第一门正规死亡教育课程。死亡教育受到了各级学校、社会及有关专业领域的接受和重视。现在,“死亡教育”已是全美大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普遍实施的一门必修课程。
说到死亡教育,我推荐阅读美籍印度裔医生阿图·葛文德的作品《最好的告别》。
对于书本的名字,分享译者彭小华的一段话:《最好的告别》的英文书名是Being Mortal,是把 Mortal Being 换了顺序。Mortal Being的意思是“凡人”。凡人是相对于神的存在,凡人在生理意义上有生老病死,在认识、理解和能力上,是有限性的存在。
人总有一天会到达生命在生理意义上的死亡:心脏不再跳动,血液不再流动,身体不再呼吸。既然死亡是不可改变的事情,那么如何理性地看待死亡就显得很重要。
著名外科医生阿图·葛文德从一个个真切的个人故事、大量的心理学、社会学、医学的实证研究成果出发,对临终医疗、护理和养老,对人在患有重病时需要的关切、对死亡的认识和思考、如何面对生活,做好自己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地解读。
书中的观点给了我很多启发,分享原文中让我突然有了“啊,原来是这样!”的想法的思想亮点。
“我们除了单纯地延长生命之外,重病患者还有其他的优先考虑事项。调查发现,他们的主要关切包括避免痛苦、加强与家人和朋友的联系、意识清醒、不成为他人的负担,以及实现其生命具有完整性的感觉。”
“勇气是面对知道需要害怕什么或者是希望什么时体现的力量,而智慧是审慎的力量。”
“在年老和患病的时候,至少需要两种勇气。第一种勇气是面对人终有一死的事实的勇气——寻思真正应该害怕什么、可以希望什么的勇气。这种勇气已经够难了,我们有很多理由回避它。但是更令人却步的是第二种勇气——依照我们发现的事实采取行动的勇气。”
“把今天过好,而不是为了未来牺牲现在。”
“终了的目的不是好死,而是好好地活到终了。”
书中还有很多闪光的思想芦苇,不妨撑一只船篙,到阿图·葛文德的书中慢溯,或许你会对书中介绍的美国疗养院的历史感兴趣,或许你会为美国文化和印度文化的碰撞感到惊奇,又或许你会被阿图·葛文德与父亲在最后的日子中的相处而打动,从而对死亡有了全新的认识。阅读《最好的告别》,学习一些关于衰老和死亡的常识,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