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或许是一段正史,
也或许是一段野史,
更或许是一段戏说......
但这一定是梅姐姐眼中的三国。
三国的大大大才子——曹植,曾作有一赋,名曰《洛神赋》,其中一段是这样描写洛河女神: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秾纤得中,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不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眸善睐,靥辅承权。瓌姿艳逸,仪静体闲。柔情绰态,媚于语言。奇服旷世,骨像应图。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翻译成白话文如下:
她的形影,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青松。她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浮动飘忽似回风旋雪。远而望之,明洁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视之,鲜丽如绿波间绽开的新荷。她体态适中,高矮合度,肩窄如削,腰细如束,秀美的颈项露出白皙的皮肤。既不施脂,也不敷粉,发髻高耸如云,长眉弯曲细长,红唇鲜润,牙齿洁白,一双善于顾盼的闪亮的眼睛,两个面颧下甜甜的酒窝。她姿态优雅妩媚,举止温文娴静,情态柔美和顺,语辞得体可人。洛神服饰奇艳绝世,风骨体貌与图上画的一样。她身披明丽的罗衣,带着精美的佩玉。头戴金银翡翠首饰,缀以周身闪亮的明珠。她脚著饰有花纹的远游鞋,拖着薄雾般的裙裾,隐隐散发出幽兰的清香,在山边徘徊倘佯。忽然又飘然轻举,且行且戏,左面倚着彩旄,右面有桂旗庇荫,在河滩上伸出素手,采撷水流边的黑色芝草。
世间一切美好的语句都用来形容这位不食人间烟火的女神皆不为过。
但在曹植心中,《洛神赋》或仅非赋洛神,《洛神赋》原为《感甄赋》,许为那三国最美的女子——甄宓(读fu,第二声)所作。
光和五年(公元183年)那年十二月,甄宓降生了,身披玉衣,贵不可言。
贪玩是孩子的天性,当姐妹们爬上阁楼争相观看院外的杂耍表演,只有甄宓不去,说:“这不是一个女子应该看的。”那年,她八岁。
甄宓爱读书,时常偷哥哥们的笔砚习字。哥哥说:“这不是女子该学的,你应该去学女红。”甄宓答说:“听说古时贤惠女子,都以前人为借鉴。不读书,何以为鉴呢?”那年,她九岁。
汉末天下大乱,灾荒连年,百姓们为了糊口活命,纷纷变卖家财,换取粮食。当时,甄家是世袭两千石俸禄的汉太保后人,便用粮食易宝,换取了大量的金银珠宝。甄宓说:“乱世求宝,并非良策,何况百姓大都挨饿受冻。不如我们大开谷仓,赈济灾民,这才是惠及众人的德行。”那年,她十来岁。
后来,甄宓嫁给了中原霸主袁绍的二儿子袁熙。
袁熙是个逆来顺受的人,并没有太多的雄心抱负。他不像大哥袁谭是长子,也不如弟弟袁尚得宠。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熙出任幽州刺史,把妻子甄宓留在冀州伺候婆婆——刘夫人。
之后,袁谭与袁尚争夺继承人之位,袁熙被卷入其中。不过,最后坐收渔翁之利的却是曹操父子,于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大破冀州邺城。
当曹丕进入袁绍府中,见到一个女子披头散发,趴在刘夫人的膝上哭泣,楚楚可怜。泪水洗净了她的脸庞,倾国倾城,美貌无人能及。曹丕为她挽起发鬓,问:“你是谁?”甄宓掩面不答。一旁的刘夫人自缚双手,说:“她是我二儿媳甄宓,若是世子能保我们平安,我愿意把她献给你。”一时间,曹丕看痴了,说:“如果我是袁熙,就一定不会丢下你。我愿意保你全家,不要担心。”
随后到来的曹操,对甄宓的美貌早有耳闻,想要入内一探究竟,却被许攸拦下来:“丞相,世子已经进去了,您就别进去了吧?”等到甄宓跪拜在他面前的时候,曹操只能无比遗憾,感叹一句:“真是我的好儿媳。”
最初几年,曹丕的确对甄宓宠爱非常。她却从不恃宠而骄,反而时常劝谏曹丕多纳姬妾,绵延子嗣。甄宓为曹丕产下一子一女,对婆婆卞夫人孝顺有加,几乎无可挑剔。
再美丽的容颜也有色衰爱弛的一日,再高贵的品格也抵挡不住宫闱倾轧。
被封为贵嫔的郭女王不但得到了曹丕的全部宠爱,还一步步替代甄宓的位置。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封王,前往洛阳,却把甄宓留在邺城并迟迟不封她为皇后。郁郁寡欢的甄宓写下了《塘上行》,"出亦复苦愁,入亦复苦愁。边地多悲风,树木何修修。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何等的悲哀落寞。
次年,甄宓被赐死。
死的时候,如同她初见曹丕之时,披头散发,满脸泪痕。不过,她已无法言语,口中被塞满了米糠。之后,草草安葬。
直到六年后,公元 226 年,甄宓之子曹叡即位,追封她为“文昭皇后”,改葬朝阳陵。
甄宓,哪怕再美貌再高洁,形同洛河女神,不过也只是卑微女子,红颜薄命,生不由己,任人摆布罢了。
The End.
推荐阅读“梅姐姐读三国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