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孩子的恶,做孩子背后坚实的墙丨《孩子与恶》读书笔记
三叶草福田站读书会第五期
主书目:《孩子与恶》
作者:河合隼雄
翻译:李静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中文版版次:2014年4月第1版,2017年3月第4次印刷
日文版出版时间:1997年/2007年
Sumi2岁多的时候,有一天晚上,爸爸很忐忑的问她,你今天是不是犯错了?我听了诧异,爸爸告诉我奶奶去楼顶晒衣服,把她一个人留在家里,她打开门,进了电梯,去了7楼朋友家。奶奶回来找不到她,吓得楼梯,小区到处找,最后才想起来去朋友家问一下。我当时一听就怒了,奶奶怎么可能把孩子一个人丢在家里?爸爸劝我孩子没事,奶奶再也不会犯同样错误了,我才忍下来。当时非常后怕,万一在电梯里碰到坏人,万一出了电梯走到楼顶,我想都不敢想。我问Sumi为什么跑出去,她说在家里很无聊,想出去玩。我不记得当时是否教过她不能一个人单独进电梯了,毕竟可能觉得她还小,不一定理解。出了这件事情以后,我不停的教她电梯安全规则,不能一个人进电梯,进入的时候,要大人先进,出的时候要拉着大人的手,不能随便按其他的楼层等等。
提起这件事,是因为读这本书的中间,笨猫让大家来讨论湖南发生的“5岁男童将2岁女童关在电梯造成女童死亡”的新闻事件,问我们这个5岁男童的举动是不是“恶”。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孩子是无法预计到后果的,这个属于男童家长的监护失责。但看了媒体报道,看到男童是故意将女童单独放入电梯,我就有点不淡定了,这和简单的捉弄还真不是一样的。5岁的男童对于不能乱按电梯楼层按钮,不能单独在电梯里这些安全注意措施总要有一些耳濡目染。如果他有起码的善意,在他们纵然是陌生人的前提下,也应该是带着小妹妹去找她的家长,或者至少带到家里去告诉自己的家长。这行为不是“恶”是什么?当然,这种恶果必然以孩子父母日日种下的恶密切相关,父母必然未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输入基本的善恶观念,基本的安全观念,以及责任观念。上了幼儿园的孩子更是会有意识的学习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安全守则,那个男童的父母没有教,难道在学校老师没有教过照顾比自己小的孩子,相互帮助吗?我们还能天然的认为孩子心中没有“恶”吗?
提起“恶”,中文常见词是“恶作剧”、“凶恶”、“恶人”、“恶霸”、“穷凶极恶”等等,多为贬义之词,而孩子是单纯、幼小、可爱、调皮、充满激情和希望等所有美好及带着嗔爱的抱怨词,上升到熊孩子已经是相当不客气的评价之语了。孩子的恶,是否是原罪?如何识别孩子的恶,如何引导孩子远离恶?带着这些疑问,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很畅快淋漓的读完了这本书,为作者独特的研究视角、严谨的实证调研以及对日本教育的忧思而打动。
全书共有七章,第一章并没有像正统的心理学书籍一样,一开始就定义主题,而是抛出一个少见的关联“恶与创造”,之后第二章才来界定“恶究竟是什么?”,第三到第六章分别从“偷窃”、“暴力和攻击性”、“谎言、秘密、性”和“校园内群体欺凌”四个大方面论证这种可以确定为恶的事物在孩子周围存在的现状以及如何看待这些现状,第七章以“包围着孩子的恶”为主题,探讨了大人以善意为目的却带来恶的事例。
恶与创造性
作者采访过很多活跃于日本各个不同领域的人们,这些人物可以贴上逃学、偷窃、欺负人、撒谎、孤僻和反抗等可以和恶连接的标签,但是他们又在各自的领域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
鹤见俊辅,日本知名哲学家,毕业于哈佛大学哲学系,少年时代和母亲关系惨烈到要用决战来形容,曾以自杀相逼最后幸运被救;日高敏隆,拒绝上学,喜欢昆虫,遇到很棒的班主任老师,发现了他的自杀意图,引导父母同意他去学昆虫学,最后成为动物学家;田边圣子,日本作家,小时候爱看书,但是有冲动去偷书店的书,也未多加干涉,过了一段时期,自然就不偷了。
作者列举的这些恶,虽然不是显著意义上的“恶”,但相对于他们的父母来说,应该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有一定“恶”的成分,“一切善良都不可能创造,因为善良太缺乏想象力”,罗马尼亚旅法哲人萧杭的话十分绝对,但也却有一定的道理。恶在家长眼里也许未必到大恶的程度,如果孩子未按照主流的价值观,乖乖上学,勇敢发言,开朗活泼,自主独立,勤奋学习,则被认为是好孩子,一旦不符合这些,便成为所谓的“坏”孩子,这个恶与创造性的联系角度给我的启发是,孩子所有不符合主流价值或者是自己主观意愿的做法或者选择都有其背后的生理或者心理原因,在“小恶”出现时,观察,了解,分析,甚至接纳孩子的“小恶”,也就是允许孩子有“小恶”的时刻,但随时要把握不能让“小恶”变成“恶”释放出巨大的破坏力,要对恶的演变有一定的认知和判断。正如新闻中的那个5岁男童,我相信他在日常生活中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恶行为,如果父母在他第一次超出正常行为边界来制止他,才会让他对恶有直观的体验,而不至于酿成大“恶”。
恶的概念讨论及种类
偷窃这个章节让我联想到我小时候偷我妈钱偷我姑父小店里钱的时候,记得那个时候,似乎同学们下课都要买零食,而我印象中爸妈并不有规律的给我零花钱,我清楚的记得睡觉的中间我偷偷起来拿起妈妈的衣服或者包包从口袋里摸出钱,姑父的店当时租用我们家前面的门面房,每次出入都会看见收钱的盒子里有很多钱,那种不劳而获,以及觉得不会有人知道的“恶”心理在那个时候抓住了我,令我欲罢不能。除了偷家人钱,不小心弄坏家里的遥控器,弄坏邻居家的杯子等已经算小事了。还好,我的家人没有在偷钱这件事上小题大做,后来也就不了了之,再也没有动过这个念头。
作者记录了几个自己的咨询案例,家长因为孩子偷东西而苦恼不知道如何解决,身为心理学家的河合先生建议家长透过孩子偷的时机,偷的东西来判断孩子要通过偷这个行为来和大人交流什么。我分析自己当初偷钱,一方面可能是需要想和同学们一样可以买零食,另一方面可能是当时爸妈过忙,对我疏于管教,我需要透过一种方式来引起关注吧。
相比偷窃,谎言在一定程度上“恶”的程度也是轻的,毕竟谎言也有善意的。每个人都可能无处不在谎言之中,谎言到了能够伤害人的时候,那就是完全的恶了。孩子如果能在小时候透过说谎来认识到谎言可能的危害,的确可以划清自己与谎言的界限。
暴力与欺凌是我认为绝对的恶,当然,孩子第一次出现暴力行为时,大人必须采用冷静的方式来引导,以暴制暴大多数情况下会本末倒置。Sumi爸爸小时候经常被奶奶打,而且打的很痛,他自己回想起来,或许是他性格更像爷爷,所以不会强烈的反抗,不然真的会走向极端。作者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为什么现在孩子的暴力会更多,因为孩子的游戏时间被压缩,而且被教育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正常的身体活动与情绪活动受到了太多的压制,一旦爆发起来就以相对较为凌厉的方式展现了。这也提醒家长要更多的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能量和情绪,充分的让他们在大自然中展现体力,通过与大自然的接触来疏导自己的情绪。
校园欺凌事件在每个学校视乎都存在,透过作者的分析,大概明白什么样的孩子容易受到欺凌,什么样的孩子会抱团欺凌别人。一般来说,特别有个性,比如特别优秀,或者特别懦弱的,总之是不合群的,比较容易成为欺凌的对象,而那些家庭亲密关系欠缺,不懂得正确教育孩子基本行为守则的孩子很容易通过欺凌别人来获得被注意被“仰视”的感觉。我的一个堂哥家的女儿在上小学时就经常被班上一个个子高大的女生所欺负,索要钱财。我对这件事情印象深刻,那个女孩可怜巴巴的诉说这件事情的时候,我都感觉很愤怒。孩子和父母保持密切交流和沟通,才能时刻掌握孩子在学校的情况,亲密的家庭关系影响深远。
认识了恶,我们能做些什么?
作者的行文风格一贯亲切自然,如行云流水般让人不知不觉间读到心里。但对于父母该严厉的时候的作为,他坚定的写到“好好想一想,我们大人对自己的要求是否足够严格?大人应该有一个严厉的姿态,让孩子们知道,往前再走一步都是不可以的。如果孩子面前有这样一堵坚实的墙壁,这堵墙壁真的可以保护孩子们”、“大人作为一堵墙站在那里时,一定要有一种无论什么样的冲击过来,都绝不动摇的强韧的力量”。
“理解孩子们所做的恶,不意味着纵容或者姑息这种恶。理解和严格好像不可两立,其实,对孩子的理解越深越应该能认识到严格、严厉的必要性。对孩子加深理解,严格就不会流于形式。没有理解作为后盾的严厉,都是色厉内荏的”。
“心里拒绝恶的同时,大人、孩子都要清醒地认识到这是一个逃避不了的存在。这样才能体验到心灵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甚至能体验到由恶向善转化的过程”。
这本书对于我的价值是:拓展了我对“恶”的认知边界,具化了我对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恶”,让我作为大人更能严于律己,作为母亲更能理解孩子的行为,更能坚持必要的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