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神童加工厂》摘八
参赛者和其他独奏圈中人对于比赛过程的看法
比赛评委构成的长期稳定,各成员间经常性的交流(为了充分理解比赛评判过程,评委成员间的深入了解是有必要的),使预测小提琴国际比赛的结果成为可能。
因此,我从未听说过任何关于小提琴比赛的博彩活动。据比赛资深观察者介绍,想做出正确预测只需掌握往届比赛优胜者的名单,以解读出哪个评委最有可能(即最有影响力)将自己的门生推向最高领奖台。
按照这一说法,评委选拔选手的“标准”实际上与音乐演奏并无多大关系。参赛者为了解评委的确切要求,都试图在赛前与他们取得联系。这些要求非常个人化且具体,因此只有通过私下的直接接触才能进行交流。交流过后,年轻小提琴手再按照评委的建议准备比赛。
因此,评委的独奏班、大师班、其他私人课程,以及与选手的非正式交谈,就构成了比赛期间选拔参赛者的基础。多数独奏学生都坚信这一说法。
一名20岁的独奏学生说道:
“如果有谁不经过任何准备就参加比赛,那他一定是疯了。即便你演奏得和海菲兹一样好”,你也得去上大班,而且得上几个评委的班,还得是其中较有影响力的那几个。这样你才为比赛做好了准备。
然后,你在比赛中照着他们的意思演奏,而不是你平时习惯的、并且准备已久的方式。
他们想要一种新的演绎版本,那你就得展示出自己能在短时间内学会。
在评委对你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贸然参赛,如果你演奏得非常出色,就会对这些比赛评委的得意门生构成威胁;然后,你很可能首轮就打道回府,因为此时淘汰选手是最容易操作的;而首轮过后,随着观众逐 渐熟悉各位参赛者,这样做就没那么方便了—一首轮比赛时的观众还不多。
这就是比赛的有趣之处,在进入决赛前,必须让评委事先知道你—如果不是全部评委也得是部分。他们可能在两到三天时间里听了某首乐曲不下50遍,到后来根本分不出什么差别了。而在独奏班上他们和你一对一地把这首曲子过了好几遍,已经考察了你的水平—一他们知道你能做到什么,你的极限在哪里。因此对评委而言,把票投给自己已经认识、并且坚信有潜质继续走下去的独奏学生,比支持某个一路表现优异、却可能在决赛舞台上怯场以至失败的不知名选手,风险小得多。
评委对于他们自己熟悉的小提琴手更为放心,所以 项比赛早在开赛前很长一段时间就已经开始了。选手们在 几个月前的大师班、甚至新开设的独奏班上就已经展开了竞争。”
我的研究结果与这位小提琴手的说法相符:国际比赛选手间的竟争,其实早在比赛正式开始前很长一段时间就已打响—被我拿来研究的几项比赛,其冠军获得者十有八九至少认识一名该赛事的评委。而且,几乎所有选手都在赛前与评委成员有过个人接触(通过大师班或私人课程),以了解他们的期望,使自己的演奏符合比赛的“规矩。
评判工作的公平性—独奏学生眼中比赛的决定性因素—是独奏圈中人经常讨论的话题。而一些熟悉比赛规则的年轻小提琴手也同样认为结果受到人为操纵,并且在第一轮比赛开始前,“结果就已尘埃落定”。
与比赛联系密切的其他职业人士也提出了类似的批评。音乐学家和评论家约瑟夫·霍洛维兹在著作中描述了钢琴界最大型的音乐比赛—美国范·克莱本国际钢琴大赛的相关情况,为我们证实了音乐比赛的一些典型特征。“这些密切的个人关系体现出国际音乐比赛的一大典型特点:评委与参赛者相互认识,在音符响起前就已形成了很强的、先入为主的印象。”
为比赛做事先安排是常有的事,这一现象也并非近两年才涌现出来。
尽管对于比赛颇有微词,但独奏学生还是愿意“碰碰运气在每一季度中参加两三项比赛。装备着由赞助者提供的优质小提琴、通过比赛逐渐为人所知,这些年轻音乐家完成独奏教育之后开始在音乐会上频频露面,并身处一个与业已成名的独奏家相似的市场之中。在音乐会组织者们的帮助下,他们一边表演,一边等待被职业经纪公司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