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了一场会,是关于某产品项目的总结会议。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次项目管理算是一个失败的案例,尽管项目按时“上线”,但产品功能上线之后用户并不能使用,用户实际能够使用的时间节点拖延到了第二个周。
以自己公司的某一部分的项目流程为例。
产品提需求,可行性方案讨论会议(立项),开发调研组调研需求,产品修正产品设计,产品prd和方案交底,开发预估时间给出交底时间节点,开发进行开发.......
这次导致项目延期的原因主要在这几个方面:1、时间紧迫,各个环节没有留出预留的时间管控风险;2、开发调研需求调研不到位,相信官方的api文档,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做数据调研;3、产品经理面对陌生的数据接口下掉以轻心没有看实际的测试数据案例,相信官方的api文档说明;4、开发过程当中发现某接口无法调用使得重复调研和确认,开发时间延长;5、产品方案因此发生修改,部分需求调动导致真正使用上线时间延期。
项目管理在做的就是把控好每一个对接口。每一个对接口能够高效有质量的输出内容就能够保证整个项目的顺利推进。
在这次的教训当中,我的反思如下:
一、合理延长时间节点控制风险。
1、每一个对接口负责人在安排自己的细分的项目模块的时间节点以及最终成果的输出节点要至少保留2个工作日,留下时间把控风险;
2、项目经理需要有一定的技术经验,能够初步预估整个项目的可花费时间和风险等级,留出可观的时间把控。
二、产品经理在根据调研结论做产品原型的时候,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对于有疑问的地方需要马上提出来沟通清楚。尤其是接触陌生领域的时候,比如某公司的api接口可调用的数据,不能只看api文档,对于跟产品实现有关的重要接口最好一定要得到开发调研后的测试数据案例。
三、项目管理最重要的是前期的准备工作,这里面放置的时间应该占据到整个项目的50%以上的时间。产品经理在前期准备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变成处女座不断的揪问题。千万不能忽视前期调研,不然非常有可能导致一场失败。
但是,时间越长,风险就能够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把控吗?在中型创业公司当中如何提升时间的收益?
最短的时间达到最大的收益,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建立流程,让每一个人员熟悉流程,习惯流程;其次是在流程当中提供质检,保证人员的成果输出质量;最后就是建立奖惩制度,落实到具体责任人。
大公司发展到现在,都有了自己合适的流程。我在创业公司,目前我们公司应该说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合适的流程,但是还是有很多疏漏,这次的项目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流程上的原因。有幸的是,我在学习一个有效流程的建立过程。
这里提到一个观点,有的人说去大公司的其中一个好处就是学流程学制度。我认为这是谬论。在创业当中你会发现,不同公司的团队合作的风格不同,不同公司的所处时期不同,其流程和制度都是不一样,所谓去大公司搬过来那套流程放到创业公司上肯定是不合适的,创业公司最终变成了大公司,它的制度也不一定和其他大公司的制度一样。以不变应万变,流程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更高效的工作,提升时间的收益率。你可以看到每一个产品部、技术部的流程,各个公司的基本都相似,基本点都一样,这些基本点并不需要说去大公司才能体会到,书本上、互联网一堆这种资料,完全可以靠个人的学习。
大公司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给你一些圈子、光环和资源支撑,这就看个人的所需了。回到主题。
如何保证成果质量?
1、团队追求极致文化的建立;
2、结合绩效建立奖惩制度,邮件沟通留底;
3、个人和团队建立总结机制,培养反省习惯。鼓励面对问题,反省问题、解决问题的风气,提供试错额度;
4、要求材料以书面形式存档,建立wiki,把流程、工作内容、常见问题等等都以电子材料进行存档,有利于交接和合作;
5、提升个人的素质。每隔一定周期的分享会议,甚至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建立比如“请大牛吃饭”的这种团队活动。
反思了一些事情,部分观点可能在实践当中还是会犯错,只能尽量少犯甚至不走前人犯过的错。
共勉。
PS:允许非商业性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
这里只求真,没有真理。
个人独立博客:PMFuner.com
微信公众号:PM范儿
记录一个不惧撞南墙的野路子产品经理的故事.
期待分享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