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证精华(13)

图片发自简书App


  观想的定力到了,白骨化光的境界定住了,这就是止观,这个境界定住了不动,如如不动,就是止观。故知观想与止观的差别在这,到了究竟呢,没有差别。止定了,那是真观;真正的观起来了,那才是真正的止,止在系心一缘、心一境性上,这样才算得定。打坐起来什么都不知道那不叫得定,那叫做一片无明,要搞清楚。

  只要一观起来,无比舒服,有病的,你五脏六腑那些肉统统丢了嘛,病痛从何而生啊?!没有了,自己就把它开刀拿掉了。 再观一下,观白衣观世音菩萨从那个净瓶里头,那个甘露水从你头顶灌下来,做个日轮观,太阳一照,自己就照了,照了以后,癌都把它照化了,骨也把它化空了、化光了,一片光中……最快的路子!希望大家真能够修到。

  观白骨的影像,这属于修持瑜伽的方法,是属于有分别影像。这个是有分别影像观法的时候,独影意识起的作用,就是独影意识的带质境。所以,把白骨的模型看清楚了,那个时候不是用意识硬去想,就是迷迷糊糊先有这么一个影像来。 这个带质境在唯识学里也有分别,是假带质境,换句话,是个幻影,幻化的影子。真带质境,第八阿赖耶识的真带质境,那是整个物理世界,三千大千世界宇宙万有,是第八阿赖耶识的真带质境。现在是第六意识的假带质境起观。

  由起观这个有分别影像,这是个影像,慢慢把这个影像观实在了……定住分别影像,不管它在内、外、中间,有这么一个影像定住了,比较明显了——注意这句话,明显不是说眼睛看到,而是在意识的境界上比较显明了,能够相当定住了以后,它自然而然会回转到身上来了,与你身心合一了。那么这个时候,以不分别的意识,看自己的脚趾头、全身的白骨,很快的,刹那之间很容易,一气就观好了。

  像佛说的程序那样,一样一样,由骨头一节一节来,真到了那个定力一回转,止观一起来的时候,一回转来,刹那之间,一身白骨就呈现了,人就马上轻松了,身心,生理与心理柔软了,譬如有病的,像血压高的,马上就没有了,像心脏什么……因为跟着的是不净观,心肝脾肺肾一下拿空了,就没有感受了,一切病痛就化了。

  然后修到,能够上坐下坐随时……最后白骨观起来了以后,那么下面,佛会一步一步讲下去,白骨流光,白骨里头就化光,化光以后慢慢白骨化空,人就住在整个无云的晴空里头,“无云晴空”四个字,没有云的天晴的时候,不是普通的天空,天晴的时候,天上一点云都没有,蓝色的晴空,天上是蔚蓝色的晴空。那个时候没有自己的身体,没有一切的感觉,整个的无云晴空即我,我即无云的晴空,无比的舒服、无比的安详、无比的轻松、无比温暖,没有身心的感觉。

  所以真得暖了以后啊,加行法的第一步就得到了,是火光定里的。假设得暖、得火光定的人,绝对能把男女的欲念化掉了。在水观里头,男女的欲念会增强,特别要注意!增强的时候要打破那一关。到了火观一起来的时候,这个欲念化掉了。可是化掉了,得什么呢?不是得人世间男女性的快感,不是得这个,得禅定的妙乐了,那时舒服得很,不是世间这一切的舒服能够比的。

  做溃烂观时,必须要经过溃烂……那你说,我直接化神奇——哎,不行,你试试看,你想直接化神奇,越观想自己是菩萨,越想越美丽,越想越可笑,贪欲越大,不得了!所以,必须溃烂观观完了以后,换句话,这个身体是父母所生,一身都是业气,你这个业气的秽气把它转化了以后,神奇一变出来,你就是报身成就了。就是这个奥秘,不过佛不给你说明,所以此经叫做禅秘,有这个奥秘在内,这就是化朽腐为神奇……。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夫发心者。又有此二种。若言要依先佛发心者。即有常过。即同外道常见。即先觉者。以谁为师。转转相承。不离常见。若有古时常佛为展转之师。即古佛自体自真。不随妄者。即不可践其古迹。为真自常真。不可以真随生死故。即生死是常生死。佛自是常佛故。若也众生定有生死者。生死自常生死。不可得成真故。此是断见。此二种俱非。不离断常也。

  为一切众生生死无性。本无生死。横计生死。本非生死。一切诸佛本无自性故。实无菩提。亦无涅槃。而众生妄谓诸佛。有菩提涅槃。若有众生能如是知者。名为发心。名为诸佛。名为见道。而能开悟一切众生。是达无明者。

  无明本无。诸佛亦无。名为觉者。但以无依无住。无体无性妙智。能随响应。对现色身。能以此理教化众生。名为大悲。故不可有得有证。有忻有厌。有取有舍。有古有今。有真有假。发菩提心也。如是发菩提心。不为长夜无明之所覆故。

  若了此心。即是天真佛。不说成与不成。若说成佛。是助语。亦是增语。圆觉经云。一切如来。妙圆觉心。本无菩提。及与涅槃。亦无成佛。及不成佛。无妄轮回。及非轮回等。释曰。本无菩提。及与涅槃者。此是二转依号。亦是住观语。转烦恼。故立菩提之号。转生死。故得涅槃之名。若了烦恼性空。生死本寂。既无所转之相。亦无能转之名。无不成佛者。无妄轮回。亦无成佛者。无非轮回。唯妙圆觉心。更无所有。如今只恐。不得宗镜之光。若得其光。则自然入圆觉门。普照法界。

    真源湛寂,觉海澄清。绝名相之端,无能所之迹。若欲穷微洞本。究旨通宗。则根本性离。毕竟寂灭。绝升沉之异。无缚脱之殊。既无在世之人。亦无灭度之者。二际平等。一道清虚。识智俱空。名体咸寂。迥无所有。唯一真心。达之名见道之人。昧之号生死之始。

  云何汝等遗失本妙圆妙明心宝明妙性,认悟中迷,晦昧为空,空晦昧中,结暗为色,色杂妄想,想相为身,聚缘内摇,趣外奔逸,昏扰扰相以为心性。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 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无差别,如来说为可怜愍者。

    夫一代时教。了义诸经。虽题目不同能诠有别。皆目一心之旨。终无识外之文。凡挂一言尽归宗镜。横周法界皆同此释。如称妙法莲华经者。妙法即绝待真心。称之曰妙。莲华以出水无著为义。即喻心性。随流堕凡而不染垢。返流出尘而不著净。乃至下之七喻。比况皆同。火宅。即是第八识体。起四倒八苦之火。烧三界五阴之身。鬼神。配利使诸见之边邪。禽虫。喻钝使根随之烦恼。乃至一切经教。无量法门。或譬喻说。或因缘说。或广略说。或横竖说。所有名相句义。皆是心王心所之法。若迷一念心。执著外境。随处生著。即入火宅义。若悟一念心。通达一切。无非实相。即出火宅义。但是生烦恼时有业留处。即是系缚。即是生死。若了烦恼性空无有业处。即是解脱得道。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之信者。当信自心无依住性妙慧解脱。是自文殊。于心无依住中。无性妙理。有自在分别。无性可动。名不动智佛。理智无二妙用自在。是故号曰妙德菩萨。是故一切诸佛。从此信生。故号文殊。为十方诸佛之母。亦号文殊。为童子菩萨。为皆以信为初生故。信心成就。即以定慧观智力印之。契一念相应。名十住初心。便成正觉。取能行行处。号曰普贤。取妙慧无依处。号曰妙德。取善能分别知根之智。号之为不动智佛。自契相应。名为正觉。且能信处。号之曰信。自契相应。名为住心。为住佛所住妙慧解脱相。尽无生法故。若心外有佛。不名信心。名为邪见人也。一切诸佛。皆同自心。一切众生。皆同自性。性无依故。体无差别。智慧一性。应如是知。以此同体妙慧。知诸佛心。及众生心。应如是信解。不自欺诳。

    天王般若经云。利根性人。说文知义。若能说文知义。见法识心。方入宗镜中。顿消疑虑。则不用天眼观。彻见十方界。不用天耳听。遍闻法界声。不假神足通。疾至十方际。端坐寂不动。诸佛常现前。

    如来成正觉时。无处不至故。是以若不悟自心遍一切处。则心外见法。颠倒轮回。岂得称正遍知成善逝之者。如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以瞥有一毫起处。悉落见闻。从分别生。俱非真实。若不达无相即相。则是取相凡夫。若了相即无相。则成唯心大觉。既不可取相求悟。亦不可离相思真。不即不离。觉性自现。

    大集经云。清净。寂静。光明。无诤。如是四法。等入一界一法一句。如是四法。即是涅槃。远烦恼故。名之为清净。毕竟净故。名曰寂静。无暗冥故。名曰光明。不可说故。名为无诤。

  是故智者。先当观心。观心得净。返观自心。欺诳不实。如幻如化。躁扰不住。又如猿猴。腾跃奔掷犹如野马。无始无明。历劫流浪。不知何由得出。若能如是观心过患。又推诸境。境无自性。由见而有。不见即无。又推见处。见无自性。由心有动。不动即无。又推动心。动无自性。独由不觉。觉则不动。又推不觉。无有根本。直是无始虚习。念念自迷。无念真心。一无所有。

  如人迷故。谓东为西。方实不转。众生亦尔。无明迷故。谓心为动。心实不动。若能观心。知心无起。即得随顺。入真如门。当知所有。皆是虚妄心念而生。心有即有。心无即无。有无从心。弥须自觉。勿不自觉。为心自欺。既知心诳。更勿留心。好恶是非一时都放。则心无住处。心无住处。则无有心。既无有心。亦无无心。有无总无。身心俱尽。身心尽故。泯齐万境。万境无相。合本一冥。冥然玄照。照无不寂。以寂为体。体无不虚。虚寂无穷。通同法界。法界缘起。无不自然。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又法无定相。真妄由心。起尽同原。更无别旨。


图片发自简书App


  愣伽经—— 自觉圣智的三种乐定:一天乐、修十善者、生于天上、受种种之妙乐也。二禅乐、修行之人、入诸禅定、一心洁净、万虑俱止、得寂静之悦乐也。三涅槃乐,离生死之苦而证涅槃,究竟得无为安稳也。

  夫宴坐者。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不起灭定而现诸威仪。是为宴坐。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是为宴坐。心不住内亦不在外。是为宴坐。于诸见不动而修行三十七品。是为宴坐。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

    生命之解脱在于这些心理结使的转变。而不是功夫,功夫是助力。结使转化成功方是证果的前提。

    每个人的心理结使重点不同,此即性向与业力不同。习轻者转变快而易,染重者转化慢而难。故此中关键在---心!

    心空者万法如幻,心染则习重难返。此中无定论,唯在一心!

  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

    妙得其门。成佛匪离于当念。若失其旨。修因徒困于多生。唯在信心。别无方便。以是入道之原。功德之母故。

    须知圆宗罕遇。若芥子投于针锋。正法难闻。犹盲龟值于木孔。若非夙熏乘种。久积善根。焉偶斯文。亲得传受。应须庆幸。荷佛慈恩。

  五简非器。一违真非器。谓不发菩提心。不求出离。依傍此经求名求利。庄饰我人。经非彼缘。故非其器。经云。为名利说法。是为魔业。又云。不净说法堕恶道等。二背正非器。谓诈现大心。伪饰邪善。近灭人天。远违成佛。堕阿鼻狱。多劫受苦。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三乖实非器。谓虽不邪伪。然随自执见。以取经文。遂令超情至教。迥不入心。故成非器。

  此上三位。俱是凡愚众生境界。经云。此经不入一切余众生之手。唯除菩萨。良以此经。非是众生流转之缘。故不入手。四狭劣非器。谓一切二乘无广大心。亦非此器。经云。一切声闻缘觉。不闻此经。何况受持。五守权非器。谓三乘共教诸菩萨等。随自宗中修行。未满初阿僧祇。此亦非器。经云。菩萨摩诃萨。虽无量亿那由他劫。行六波罗蜜。修习道品。若未闻此经。虽闻不信受持随顺。是等犹为假名菩萨。

  管子云。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入。商人通贾。倍道兼行。夜以续日。千里不远。利在前也。渔人入海。海水百仞。冲波迸流。宿夜不出。利在水也。此乃世间勤苦求利之志耳。如或坚求至道。晓夕忘疲。不向外求虚襟澄虑。密室静坐。端拱宁神。利在心也。如利之所在求无不获。况道之在心。信无不得矣。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如来出世。但为显示平等相故。不为生。不为灭。但为解知烦恼不实。释曰。如来出世。但为显示平等相者。夫执妄苦而求离。望圣量而欲修。皆是妄我施为。情识分别。是以大雄垂迹。但示正宗。破妄我。而显真我之门。斥情识。而归净识之道。真我净识。即平等相。以净识绝分别。真我无执情。绝分别故。差别自亡。无执情故。平等自现。首楞严经云。由汝无始心性狂乱。知见妄发。发妄不息。劳见发尘。如劳目睛。则有狂华。于湛精明无因乱起。一切世间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劳颠倒华相。

  文殊师利言。一切诸法。毕竟寂灭。心寂灭故。名究竟毗尼。又云。若不得心。则不念戒。若不念戒。则不思慧。若不思慧。则无复起一切疑惑。既无疑惑。则不持戒。若不持戒。是则名为真持戒也。文殊师利所问经云。若以心。分别男女非男非女等。是菩萨犯波罗夷。菩萨璎珞本业经云。一切菩萨凡圣戒。尽心为体。是故心亦尽。戒亦尽。心无尽故。戒亦无尽。

  经云。不见心相。名为正定。岂避喧杂。而守静尘耶。经云。不求诸法性相因缘。是名正慧。宁外徇文言强生知解耶。是知心外见法。尽名外道。故经云。外道乐诸见。若直了自心。则不为诸见所动。如经云。菩萨无所见者。即无所有。无所有者。则一切法。夫言无所见者。非是离一切法。云无所见。即见一切法。而无所见。以无所有。即一切法。一切法。即无所有故。首楞严经云。法法何状。所以经颂云。若能除眼翳。舍离于色想。不见于诸法。则得见如来。

  禅经序云。质微则势重。质重则势微。如地质重故。势不如水。水性重故。力不如火。火不如风。风不如心。心无形故。力最无上。神通变化。八不思议。心之力也。

  诸法无形。本末悉断。皆无有主。一切诸法。从因缘转。乃至诸法无二。用本一故。诸法本一。离若干故。乃至无量无边教海行门。皆是自心发现。自心引出。终无一法一行。从外而成。若起念外求。随他胜境。悉是魔事。

  故经云。作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故知心正事正。心邪事邪。若未达一心。触途皆伪。正行亦成邪行。佛门变作魔门。

  是以法无邪正。道在变通。如西天尼乾子。五热炙身。生大邪见。佛弟子谓之言曰。善男子。如世人驾牛车于路。欲速有所至。打牛即是。打车。即是。尼干闻之。勃然作色。佛弟子曰。善男子。牛喻于心。车喻于身。何得苦身而不修心。不用炙身。应当炙心。

  法性如大海。不说有是非。凡夫贤圣人。平等无高下。唯在心垢灭。取证如反掌。若了心无生。则无法可得。悟此唯识。乃入道之初门

  诸佛悟达法性皆自然。了心原妄想不生。不失正念。我所心灭。故不受生死。即一切众生迷于真性。不达本心种种妄想。不得正念故即憎爱。以憎爱故。心器破坏。即受生死。故诸苦自现。欲知法要。守心第一。若一人不守真心得成佛者。无有是处。故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一切万法。不出自心。八万法门。三乘位体。一切贤圣。论其宗教。莫非自心是本。

  夫如来者。即一心真如自性中来。故云如来。又如者。不变不异。不失自性。故名为如。来者。即真如不守自性。随缘显现。故名为来。斯乃是不来之来。以真如性遍一切处。实无去来。从心所感。无出没故。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098评论 5 47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213评论 2 380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9,960评论 0 336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19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12评论 5 364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33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14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74评论 0 25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04评论 1 296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563评论 2 319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44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50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33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08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46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847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36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