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六年没有认真拿起一本书来看了。
我高中上学时候的书店,都是“正经八百”的书店。不论书店大小,书店的通道都会被书架填满,过道很窄,只能容许一个人过,迎面过来人时,必须两个人都侧着身才能通过。那时候书店里最多的书是测试卷、课程解析、英语语法、作文精选等学习工具类书籍。
那个时候,在书店里看书不收费,但是因为只能站着看,还得不停地侧身给别人让道,所以学生们很少在书店看书。因为这种原因,书店老板往往也会设置图书租赁区。图书租赁区大部分都以文史传记类、经典名著类、言情小说类、武侠小说类为主。押上10-20元,可以每次租2本书,1本书5毛到1块价格不等,在规定的时间内还回去便可退回押金。大部分时候我都是和同学去赁书,一人一本轮番看完再还回去。但是因为选择有限,并不能看到很多经典名著。
上大学以后,开始有大把的时间,想看书去图书馆就行了。我所在的大学图书馆算是有历史年份了,书类齐全、丰富。图书馆有专门的读书区,地方大、环境好。而且借书还是免费的,只需要办张书卡,拿上书卡一刷,一般可以免费借10-15天。逾期会从书卡扣费,但是费用很低。
好的阅读氛围和阅读条件都具备,可那时候心是浮躁的。现在想想,真是白浪费当时那么好的资源。那时候,总喜欢借了书回宿舍看,可是一回宿舍就想躺床上,一躺床上就犯困。或者和室友聊天,或者听广播,或者又抱着篮球去训练,总之,看书总是最后一个被想起来的。即便有一颗阅读古今中外经典书籍的心,也敌不过懒惰的身体。
上班以后,工作前几年忙的没黑没夜,顾不上看书,也想不起来看书。一开始是不安的,因为从内心来讲,我坚持认为自己是有阅读爱好的,也觉得自己应该坚持阅读。后来发现在工作中也能学到很多实用的知识,而且自己以前所学足够应对当前的工作。我便坦然了,“工作也是学习啊”。
当智能手机开始普及,当微信开始替代QQ和短信,当电子书开始流行,我发现纸质书越来越难读了。而且我发现手机上很多APP公众号上也有不少优质文章,一篇一篇,虽然短小,却也精练。刚好填补我上下班路上的闲置时间,也一定程度上补偿了我不看书的恐慌心理。
不看书,能怎样?
于是更加坦然。
但是,慢慢地,情况不一样了。
近两年,随着工作的熟悉和岗位的变动,我越来越感觉到读书的重要性和紧迫感。这个“书”,不是公众号看篇文章就能解决的事,而是正经八百的书,专业亦或文学,纸质书亦或电子书。
我最大的感受是,一直在输出,却没有输入,这就好像背了一大兜糖果,吃着吃着发现快没有了。其实这个比喻还不够贴切,因为糖果吃完可以不吃,最多有点失落。但是输入抵不上输出,会有一种内心被掏空的感觉,有点慌乱。
这种情况,是公众号上那些文章无法解决的。可能看完的当下感觉自己是受益的,但是过后便忘。没有系统的逻辑思路和理论知识作支撑,记忆力是不长久的。
认知决定你能达到的上限,这个时候你曾经读过的每一本书便开始体现价值,它们融进你的骨头和血液,决定着你的认知。甚至一人独处的时候,自己对自己的状态深感堕落,会有一种掩不住的失望和自责。这种情绪不会消失,只会随着你忙碌被掩盖或者找到出口被排解,但只要你安静下来,它还会冒出来。
直到这时候,想看书了,才发现要把书再拿起来,没那么容易了。长时间不看书,人还会有一种不自信感。因为太久没有拿起一本书读完了,一拿到书,你会觉得好有压力,不相信自己能够读完。
而且还有好多因素会影响你看书:周内工作太忙,晚上下班还要照顾小孩,小孩睡着后,自己几乎也是电量耗尽了;周末好不容易有休息时间,还有家里一大堆家务活等着干,小孩还等着你带她出去玩;好不容易挤出个半天或者一天的,又想约朋友,好久没见她们了,听同事说最近有不错的综艺和电影,也想看看放松一下;毕竟和书比起来,那些事情更容易转移注意力,等真正把书拿手上,你又要被困意打败了……
有一阵,我甚至郁闷的发现,也许我再没有空间可以静下心来看书了。当你的郁闷积攒到足以影响到你的主流情绪时,这也许是看书的最适合时间。直到一个周六下午,我花了6个半小时一口气看完了张爱玲的《半生缘》,才体会到了那久违的爽快。
我忍不住感叹好几遍张爱玲那细腻的文笔,而且让我爽快的更多原因是,我惊喜的发现我竟然看完了一本书,我高兴的发现原来看完一本书没那么难。久违的信心又回来了!而且我很确信,那个下午,我进入了看书的心流状态。
心神合一的状态,简直不要太棒!
我用了六年的时间才反思到这一点。很蠢,是吧。但我仍然希望有所改变。
你比我聪明,你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