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凌想
知道赖佩霞,是因为前段时间在朋友圈流传甚广的一段视频,她在《我是演说家》里的一段演讲《幸福为什么那么难》,让无数人动容,默然。为什么流传甚广,我想是因为很多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尤其是身为父母的人,或多或少,看到了自己。
为什么会这样?
为什么我们倾向于用这些粗暴的、让孩子感到痛苦的方式来处理问题?
为什么我们认为指责、挖苦、打骂、体罚也是爱孩子的一种方式?
因为,我们虽然知道打骂孩子不好,但潜意识里会有这样一种想法:
为了让孩子做得更好,我们先要让他感觉很糟糕,用一些激烈的方法让他感到难受、内疚,甚至痛苦和恐惧,这样,当他再遇到类似问题时,他会想起这些糟糕的感觉,为了避免这些糟糕的感觉,他会选择不去重复之前的行为。
孩子的问题越严重,就必须让孩子的感觉更糟糕,孩子才会记得更牢。这样,父母的目的就达到了。
我们会想,虽然方式简单粗暴了一些,但我这也是为孩子好,为了帮助他改掉坏毛病。孩子虽然现在可能不接受,等他长大了就会理解我的一片良苦用心。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想法,多少个家庭里,父母一边打骂着孩子,一边理直气壮地说着:我这是为你好,我爱你才这样,要是别人家的孩子,我才懒得管呢!
父母们有没有想过,运用这样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孩子会怎样应对呢?
不同性格的孩子,应对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至少会有三种常见的方式:
性格比较温顺的孩子,为了不再受责骂,会采用消极抵抗的方式,压抑住自己的欲望,类似的事情不会再做。压抑得多了,长大后往往会变成一个没有主见、犹豫不决、缺少自信的大人。
内心比较强大的孩子,会选择你打骂你的,我做我的,大不了再挨顿臭揍。这种对抗和叛逆积累到了青春期,孩子有了力量,往往会集中爆发出来,直接和父母对着干,导致更大的冲突。
还有的孩子,为了逃避父母的惩罚,会采用隐瞒和欺骗的方法偷着干,只要不被发现就好。时间长了,孩子自然而然学会了用隐瞒和欺骗的方式去解决他不愿意面对的事情。
无论是哪一种应对方式,都不是父母们愿意看到的。
从长远一点看,打骂孩子其实是一种饮鸩止渴的教育方式。
打骂孩子,在内疚和恐惧的驱使下,孩子也许会有短暂的改变,这让父母看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会认为这种方法很有效,潜意识里就会对这种方法形成依赖:好好说话你不听,打一顿骂一顿就管用,以后就直接用这招了。
如果打骂成了家常便饭,孩子慢慢就变得“皮”了:以前骂一顿就管用,现在得动手打;动手打也不太管用了,必须得狠狠地打了。而且,孩子受到惩罚后“变好”的状态会越来越短,甚至会反弹得越来越严重,渐渐地就会陷入“打了收效甚微,不打无计可施”的恶性循环。
把目光放得再长远一些,打骂不再只是管不管用的问题,它会影响孩子的认知模式,由此影响他的一生。
正如赖佩霞在视频中说的,一边打骂,一边说爱,会让孩子以为爱就是要这样表达,我爱你,我才责骂你,我爱你,我才打你。
孩子复制了这样的思维方式,不仅会以同样的方式回馈自己的父母,也会这么对待自己的孩子。因为他没有从父母那里学会用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他只会这一种,无可选择。在对待自己的父母、孩子、爱人时,他只会用这种方式来处理与他们之间的问题。
我们身边这样的人很多,和外人相处还好,越是面对亲近的人,越是变得严厉苛刻,简单粗暴,动不动就发脾气,因为他在潜意识里认为,亲人之间的相处,就应该是这样,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你是我的亲人,我爱你,我才这样,换作外人,我才懒得这么大动肝火呢。
最终,父母给出去的,孩子会还回来。
不要以为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你很快就会看到孩子的反馈。
说一个我自己的经历吧。
前不久带橙子旅游,景区里要乘坐观光车游览景点,说好每个景点停靠15分钟,要大家遵守时间安排。
在第一个景点停靠时,我们几个人翻过了小山坡,那里人很少,我们玩得很开心。大队人马没有翻过山坡,只是就近转了转,很快就回到观光车了。司机一看人都回来了,就要开车,这时离约定的时间还有五分钟。
而山坡另一边的我们看着时间差不多了,正在一路小跑往回赶,橙子特别着急,跑在前面。跑到小山顶上,看到观光车已经开动了。他站在山顶上很生气地说:让你们快点不听话,看了吧,车开了!
那一刻,我心里一惊。橙子是个性格很温和的孩子,长这么大,我几乎没见他发过脾气。而此刻他生气的样子,他的声调语气,是那么熟悉,跟我冲他发脾气时一模一样。
观光车那时刚刚启动,车上的人看到了山顶上的橙子,赶紧让司机停了下来。我坐在车上,气喘吁吁,心里想的不是还好有惊无险,而是一再浮现橙子发脾气时的样子。
我自认为不是个坏脾气的妈妈,对自己的情绪经常保持觉知,不会动不动冲孩子发火,但橙子还是从我这里学会了我生气时对待他的方式。我后来没和橙子提过这件事,我知道这不是他的事,是我的事,是给我的一个提醒。我给出去什么,孩子又给回了我。
还好,这个问题只是初现端倪,我明白得不算太晚。
希望你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