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有这样一种人,属于特别不会聊天型,他专挑别人不太完美的一面放大并进行毫无轻重的取笑,似乎这样自己获得了一种满足感又好像引起了别人的关注,自我感觉风趣幽默,不太在乎别人的感受以及给出应有的尊重,这种类似屌丝的行为容易引起旁人尤其是女生的反感。时常跟众人抱怨没有女朋友,甚至巴不得天上掉下一个林妹妹。这样的人,我通常不予理睬,或者回一个微笑的表情便不再有继续聊下去的欲望。
谈到这个我就不得不联系到“吸引力”一词。一个人总有一点儿特别之处才足以让旁人喜欢,我谓之为吸引力。对方喜欢你,定是你哪方面的特质吸引了他(她)。若有抱怨的时间和精力,不如踏实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或者钻研某项自己的小爱好。有句话说“你不知道谁会爱上你的笑容”放在这里是同样的道理,你不知道你哪项小技能或者哪天从哪本书上看过的脱口而出的话就吸引了别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吸引力是个人爱好或者特长的展示,更是个人魅力的体现。
前两天看《非诚勿扰》节目,看到一个颜值不错,行为、语言都相当得体的男嘉宾,在最后环节的提问是“请问您最近看的一本书是什么”,心动女生回答不怎么看书,留灯的女嘉宾回答说在看外文书籍,最终男嘉宾没有坚持心动女生而选择后者。黄菡老师给出的结论是男嘉宾不仅注重颜值更在乎内涵,而男嘉宾认为“看书的女生很有气质”。如果这句话作为一个真命题,并不等同于它的否命题一定成立。一个人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内涵是一种气质,气质是一种吸引力。正如有句话说:“外表决定了两个人是否在一起,内在决定了两个人在一起多久。”所以读书不是坏事,不读书多半不是好事。
接着我又想起孟非老师抛出的另一个问题,如果突然有一天你醒来发现自己成了异性,你会喜欢现在的自己吗?这个问题我同样将之理解为“吸引力”。大多数人的答案是“会”,这说明首先你是认同自己的吸引力的。当你觉得自己足够优秀时,你认为自己有吸引人的特质而值得被爱。有人说:“我要先自爱才会有人爱。”有人说:“我要找到比我更强大的人。”笔者更倾向于后者,我们认为不妨这样来看待这个问题, “我”现在能够让人喜欢,但“我”要不要更优秀一点呢?“我”值得被爱,但“我”要不要值得更优秀的人来爱呢?简单来说就是“我”吸引着“你”,但“你”有没有吸引“我”的特质呢?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现在大龄青年越来越多,其实都是吸引力作祟。如果把数字比作人,当你是1的时候,你会被2吸引,但当你成长到3的时候,吸引你的就会是4。不能简单地说是不知足,将其看作督促自己不断进步的动力便平和得多也更容易被接受。
吸引力让嫩芽卯劲破土而出就为沐浴阳光,也让红杏探出墙头只为一睹外围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