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有孩子在办公室和我聊天。
孩子问:“老师,我好累啊。能陪我去买巧克力和薯片吗?还没上高中呢,我觉得就快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今天上数学课的时候我睡着了。”
我问:“因为枯燥吗?”
孩子答:“不是,我觉得困。老师为什么高中那么累?”
我再问:“因为晚上睡得太晚了?”
孩子答:“我把高一所有的科目全都补了。”
我很疑惑:“为什么要补那么多?”
孩子一脸迷茫:“因为老师说重点知识都在高一。爸妈要我开学考试的时候考进重点班。”
孩子又道“老师,我是被逼着补课的。”
我很惊讶,问:“昨天你不是说自己选择去补课吗?谁逼你了?爸妈?”
孩子很气愤答道:“被那些同龄人逼的。你不知道现在我身边那些同学都在找老师上高一的内容了。”
我最后问她:“你为什么要学习?”
对于这个问题,孩子如此回答:“如果不学习就上不了好学校。上不了好学校就找不到好工作。”
对于L,我昨天曾交代:把自己不会的单词先查清楚、弄明白。下午课堂上,他把planet看成了plan(计划)。于是让他马上查字典,他给我 的结论是:植物(planet?)。我很疑惑,于是让他把“planet”指给我看,不看不知道,原来他查的是“plant”。顿时无语。
看似这是粗心大意,实则是对知识没有尊重的态度。
我问他:你为什么而学?
对于这个问题,L是如此回答:“为了学习知识,实现精神上的独立。”
如此有动力,这孩子应该在学习上是非常主动的,他也会很谦虚,愿意花更多的时间,而且成绩是优异。
可事实恰恰相反:他学习一直都在吊车尾,学习的时候非常的被动,甚至是不耐烦。
然后我继续问“那你为什么在如此简单的单词前都能混淆?”
孩子回答不出来。
答案很漂亮,行动是如此的敷衍。由此可见,他既缺乏学习动力,又缺乏态度。
为什么要说漂亮话?
如果孩子一直以来都被父母和老师逼迫着学习,有一种可能是会将内心裹上一层外壳,不愿意吐露心声。
人求生的本能强大,同样逃离不舒服的能力也不弱。长期在压力下学习的孩子,为了逃离父母的围追堵截。只好说漂亮话唬弄过去。
其二,对自我能力的高估。脚踩在空中楼阁,知识上的完成尚且敷衍,何来精神上的独立。L对学习的认知出现了偏差。逃不开这四个字:好高骛远。
《宋史·道学传一·程灏传》:“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秦牧也《画蛋·练功》里如是讲:好高骛远,贪抄捷径的心理,却常常妨碍人们去认识这最普通的道理。
正由于这种心理,让他失去了感受真正学习的机会。
好高骛远
思维上的惰性
再好的脑子也是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