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全班几乎90%以上的学生,穿衣服都有补丁,而且还有不少孩子补丁套补丁,大家都喜欢过年,只有过年才可能有新衣服穿。
孩子多的家庭,弟弟妹妹一般要穿哥哥姐姐剩下的衣服,有时候你看见一个孩子穿衣服没有补丁,他(她)可能就是家里的长子长女,不用捡剩衣服穿了。
妹妹捡哥哥、弟弟捡姐姐剩下的衣服穿,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还有哥哥捡妹妹衣服穿的,我们班就有这种情况。因为男孩发育得慢,女孩的发育相对快一点,结果妹妹的个子比哥哥长得还高,无奈,哥哥也只能老老实实捡妹妹剩下的衣服了。
女孩子穿裙子的很少。
包括很多条件不错的高级干部子女,也是这种情况。
由于我和两个哥哥年龄差距比较大,所以印象中,我一直没有怎么穿过他们剩下的衣服,但带补丁的衣服,没少穿。
有意思的是,即使条件不错的家庭,孩子也愿意穿带补丁的衣服穿戴补丁的衣服。
原因一:孩子都是长身体的时候,小孩子穿大孩子剩下的衣服,衣服长长短短的,很正常原因一:从众。班里几乎所有同学都穿带补丁的衣服,我不穿就变成“羊群里的骆驼”了,必须要有带补丁的衣裤,甚至有的新衣服也让妈妈用缝纫机扎(za)上个补丁;
原因二:消耗。那时候孩子太淘气,衣服耗费确实太快了,有时候新衣服穿上不到1个月,什么地方就漏洞了,这时候扔掉太可惜,必须打上补丁再穿;
原因三,布料。那时候大家都穿纯棉服装,布料往往不够结实,比较容易磨破,所以必须打补丁;
原因四,社风。在伟大领袖“艰苦奋斗”的号召下,全民积极响应的气氛下,大家内心也确实不反感穿带补丁的衣服。
小学我们班,人人都有打补丁的衣服。
什么补丁都有。裤子主要是两个膝盖、臀部,上衣主要是袖口、两个肘部,这些容易磨损的位置,打补丁。孩子长得快,裤子是要接长的,虽然不算补丁,但意思差不多。那时候人都很瘦,孩子基本上也是长个不长肉。
打补丁也挺讲究,家里只要有手巧的人,一般都会打内补丁,衣服外表可以看出内补丁的针脚,漂亮的针脚,手工缝也很费劲,通常用缝纫机一扎(za),就出来了。
所以那时候人们新婚,缝纫机也成为大家的追求,对家庭主妇而言,一台缝纫机,可以解决不少实际问题。
其实不仅仅是北京普通老百姓,就是国家高级领导人也都穿带补丁的旧衣服,这在当时是非常正常的。
小孩子最高兴的时候,当然是过大年,不仅仅可以吃到比平时更好吃的食物,更重要的是也是家里大人买新衣服的时候。过大年穿新衣,对绝大多数普通老百姓人家,也是一种习惯。
八十年代以前,老百姓买布是需要布票的,但一个人每年有多少布匹供应,我记不住了,但应该是拮据的。
就是在大街上买成衣,也需要使用布票。
正是因为布匹的限量供应,就是再有钱,只要是买布料衣服,那必须使用布票。
至于各种化纤“布料”,也是在七十年代初才出现,价格比较贵,记得一条“的确良”(是一种化纤布料)衬衣,应该是普通衬衣的三倍价格,虽然买的确良不用布票,但价格还是有些贵,按照现在的说法,是有点小奢了。
大概北京大众真正告别穿衣打补丁的时代,应该是八十年代中期以后了。
图片:七十年代的漂亮小姑娘,穿着带补丁的裤子,神情依然,显得很习惯(资料选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