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神奇不已,这个故事的灵感仅仅来自一个缟素装扮的少女的背影,却成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诗情画意的名篇。他用诗一样的语言讲述了一个诗一样的故事:一群生活在湘西边陲小镇的人们,用善良、坦诚、勤劳的人性光辉,谱写出一支美好的山村生活牧歌。
主人公翠翠有着天然、淳朴、善良集一身的美丽形象,映射了作者对湘西文化的美好印象。作者对湘西苗族文化有着特别的情怀与眷恋,这种情感烙印在作者许多作品里。他曾这样说;“现在还有很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给我的印象里。”这使他的创作风格极为独特,融写实、象征于一体,拥有浓烈的地方色彩。他就像是拥有一座小小的边陲之城,与世无争,纯净的透明,美好的像是镶嵌在水晶里,没有世俗的一切奸诈狡黠。沈从心中的边城,是一个人心里的乌托邦,也是读者的心灵寄所。
小说一开始就极尽描写了小镇生活,一个朴实的渡船人,因为是公家的船,他从不收取多余的船费,在船边总备有免费的烟草和凉茶,若有人硬要塞给他,他便回报给他一大捆的烟草;一个船总,为人大方慷慨,经常救济他人,又正直又明事理。故事正是发生在这两人的后辈身上。
翠翠是一个像小鹿一样性灵的姑娘,她是渡船人的孙女,就这样一个美好的姑娘,却是一个遗孤,身世凄惨。母亲背着父亲爱上了一个军人,有了孩子(就是翠翠)后不能结婚,想要一起逃走,一个怕违背军人的责任,一个担心孤独的父亲,最后一个服毒死了去,一个在生下翠翠后喝冷水死掉了。翠翠在爷爷的抚养下奇迹般的长大了,她又天真又活泼又乖巧,但却无形中重蹈了她母亲的爱情悲剧。船总家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都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姑娘,而姑娘因为端阳节上的一面之缘,对傩送念念不忘。最后天保因为意外落水而死,船总家却误以为是老渡船人的错。最后老渡船人死在雷雨的夜晚,而傩送因为惦记哥哥的死,又得不到翠翠的回应,于是赌气下行。翠翠面对着爷爷的死以及傩送的出走,她的未来一片迷茫。作者并没有写到翠翠的未来,而是留下了一个悲伤而又充满希望的结局“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这样的结局让我想起来《飘》的结局“我明天回塔拉再去想吧。那时候我就经受的住一切了。明天,我会想出一个办法把他弄回来,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郝思嘉与翠翠的命运完全不相同,但她们的性格上却有相似到极处的地方,都一样的乐观与坚强。若是论其逆境来,郝思嘉的命运还要更加凄惨上几分。新婚几个月就守了寡,在混乱的战争中,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家产差点被变卖,她靠自己的双手,去耕地,劳作,像男人一样学做生意,为了守住这个家,她精打细算,改嫁三次。原本细腻的手变得粗糙,最后连爱人都要离他而去,但她始终没有屈服于逆境,表现出了一个女性身上少有的坚韧。我们始终相信翠翠会走出阴霾,融入新生。
他的文风淡淡的,却总是透露着希望。他告诉我们:即便流浪,也有大把的方向。因为明天的一切是崭新的,我们从来不该对明天失望。这是沈从文带给我们的纯美,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