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心乐土心理平台【三点一弯钩】
01
学一门乐器是我自小的念想,但为了学业,过去一直也只敢去“想”。
大学期间终于请到了一位艺术系的学姐教我钢琴。成人学钢琴并不轻松,虽然辛苦累进步慢,可我仍很享受。
经过学姐近半学期的耐心教导,我的乐理知识足够读通五线谱,技术也可弹四级曲子的水平。就结果而言,我很满足。
学姐毕业后当了钢琴老师,后来回老家结婚生子,还开了自己的培训机构,她炫耀说教过很多很了不起的学生。
有考过业余钢琴十级的,有准备参加全国性比赛的,明日之星也许就将诞生于她手中。
但她经常这样说:“有天赋的孩子其实很多,但懂得享受艺术乐趣的孩子并不多。”
她说有许多优秀的学生,练琴时总是板起脸,突破了技术难点也不见得会有多兴奋,也不觉得弹琴多么享受。
有个女孩,琴艺很高,是公开比赛的常客,平时练琴也特别勤奋,默不作声就能在琴房练四五个小时,可练习中她的神情却常是苦大仇深,皱起眉头像在生谁的闷气。
但不管她平时练琴感觉有多憋屈,只要一穿起礼服,一来到舞台的钢琴前,她就可以马上展现出最灿烂甜美的笑容,演奏时那表情丰富到位,你是评委都忍不住给她加分。
学姐传给我看一段那孩子穿戴整齐礼服正在排练演出曲子的视频。
孩子漫不经心看似郁闷地走向钢琴,生气似的一屁股坐下,把琴谱用力砸在琴谱架上粗暴翻开,一切都显得那样的糟糕。
可是,当女孩的弹奏开始后,一切都变了。
孩子的表情在琴声出来的瞬间突然变了脸,从憋屈“愤怒的小孩”变脸成一个甜美和蔼的艺术神童,音乐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在她的抬首望眼间显得灵气十足,而小女孩才十岁左右。
我突然意识到,这孩子不止要在钢琴前排练琴技,她还要排练表演表情的技巧!
从此,当我再看到表情丰富的钢琴家那激情彭拜的演奏时,我就不禁会想起那个钢琴女孩。
02
这些一秒变脸的“神童”是怎样炼成的,你我可能心里都有底。人们常说,成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
可我们却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对于成年人来说的不容易,成人好歹也有哪怕是象征意义上的选择权。
在心理上,成人还可以通过这样的选择权力来获得一定程度的心理安慰。
可是孩子呢?
绝大部分的孩子,根本连半点选择的权力都没有,只能在懵懂中接受成人替他们做的选择,被训练成父母希望的样子。
他们的行为无法自主,只能以心理上的抗拒来保持对自己些许忠诚。
我主动学琴是为了体会音乐的美妙,而那个“变脸”的钢琴女孩,很难说她心里对音乐有多享受。
不得不说,懂得“享受”本身也是一种能力,一种感知世界,感受自身的能力。
想想当我们还是小孩的时候,到一片青绿的草地,吃一条小冰棍,就能开心好长一段时间。
但现在呢?就算你眼前有一片大森林,给你一整盒昂贵的哈根达斯,恐怕你也不会有什么感觉。
这不能简单理解为见多不怪或者幸福阈值的提升,这是实实在在的一种叫“享受”能力的退化。
回想一下,我们多久没有在生活中遇到可以让自己称得上“享受”的事情呢?
在单一的价值观引导和教育方式下成长的我们,削弱了幼年天性中的敏锐感受力和懂得“享受”的能力。
渐渐也成为一个个只讲现实,只会“变脸”应付生活,而不会“享受”人生美好事物的成年人。
更可怕的是,或许我们也在使用同样的方式去钝化下一代。
在“罗辑思维”有篇文章,讲一个教育专家是这样去教孩子听古典音乐的。
专家说培养孩子听音乐,千万不能用大人那一套,讲什么音乐主题、创作背景、思想内涵,什么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就是命运在敲门……这些都是概念的东西。
孩子对外界的感受是最直接和最敏感的,很难有接受概念的能力,死记硬背只能让概念性的条款限制和扼杀孩子那天然且珍贵的感受力。
那怎样学习才能保护孩子的感受力呢?
教育专家举例,可以放一段音乐,然后问孩子,这段音乐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的还是白色的?是什么味道?是咸的还是甜的?
这就是用孩子熟知的本能感觉去尝试接受新事物。
孩子天然的感受力很强大,甚至能达到“通感”的程度,就是说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感觉犹如是相通的一样。
引导孩子使用“通感”去接纳音乐,并表达成另一种感觉的时候,这段音乐就塑造了孩子的审美能力。
启蒙孩子多用“通感”的能力,除了可以提高孩子的审美,还能培养孩子感受世界的能力。
这样孩子日后也就能更懂得什么是“享受”和自主鉴赏力,他们的人生也可以丰富多彩,空间更广阔。
03
“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诗人顾城经典之作《一代人》却惊艳了几代人,隽永而意味深长。
顾城还说过:“太阳是甜的。”
太阳到底为什么是甜的,在我这个缺乏感受力麻木不仁的成年人看来,似乎几近不可理解。
也许,不管诗人也好,其他门类出色的艺术家也罢,他们都是自小能够保留并发扬自己感受力的幸运儿。
强大的通感能力让艺术家感受到平凡人无法觉察的多彩世界,当他们把自己所感受的精彩世界通过一幅幅画作,一首首音乐,一行行诗句,呈现给我们时,我们才会被如此感动和震撼,那种美感,难以言表。
大概,这就艺术感的其中一种本质来源吧。
并不是说所有人都必须成为艺术家,但感受力或者说是“通感力”其实是一种非常珍贵的能力,这种能力极其容易在成长中失去,尤其是在家长的疏忽和漠视中。
许多孩子,当他在表现出自身的感受力时,往往会被家长误认为是单纯地在淘气或是在干蠢事,很多时候,孩子的感知力都不被允许,更别提“通感力”如何赖以生存。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小宝宝第一次见下雨,爸爸并没有因为下雨淋湿会感冒就阻止孩子去感受。
而是抱着他冲进了雨里,去体会雨水,随后再冲进屋,继而又牵着孩子的手再次踏入雨中...两个人乐此不疲。
于我们而言,雨水是凉的,滴在身上是冷的,混和着灰尘是脏的,孩子淋雨是坚决不可以的。
但对孩子而言,雨水可能是暖的,落在身上是柔的,味道大概是甜的,是和这个世界新的链接。
而我们,却时常依照自己眼中的世界,去修改孩子搭建的城堡。
作为家长,当孩子看似是在干一些“蠢事”但没有危险,也不会给别人制造麻烦的时候,不妨多加点耐心,让他们尽情感受多一些,甚至加入进去,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的多彩世界。
相信这样,孩子的童年一定会更加美好,甚至未来,孩子也有更可能收获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人生。
最后分享一段关于母子的温馨有爱小段子:
大街上,有个男孩吵着要买棉花糖。妈妈指着他手里的小糖人说:刚买的孙悟空还没吃呢,怎么还要?
小男孩不听,赖在原地,非要买棉花糖不可。妈妈没办法,只好同意了。
小男孩终于拿到了棉花糖,开心地对小糖人说:大圣你看,你的跟斗云来了!
也许,每个孩子都是踏着“跟斗云”来到人间的小美猴王。
作为父母,纵使我们没有能力教他们七十二变,但也别去当制压他们的“五指山”。
你发现了你的孩子在哪方面有天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