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写道,悟空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跟随须菩提祖师学艺七载,祖师准备传授悟空真正的道术。祖师问悟空:“我教你个‘术’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祖师道:“不能,不能!”悟空道:“不学,不学!”
祖师又要教悟空‘流’字门中之道、‘静’字门中之道、‘动’字门中之道。
悟空只问一句:“似这般可得长生么?”得知修炼这些道术皆不得长生,于是一概答道:“不学,不学!”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帝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齐人徐市(即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於是遣徐市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按唐朝张守节所著《史记正义》补充的资料,汉书郊祀志云:“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盖曾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原来徐市等人是用“仙人及不死之药”来忽悠秦始皇。
一代大德南怀瑾,是当代中国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中国文化国学大师,精通儒、释、道等多种典籍,著述颇多,常随者众。南怀瑾曾于1973年著有《静坐修道与长生不老》一书,书中说道:“欲之最大者,莫过于求得长生不死之果实。”
世间可有长生的法门?世间可有长生的仙药?
孙悟空不过是小说中虚构的形象,寄托了古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现实生活中,从不曾听说有长生不老者。千古一帝也好,当世大德也罢,从古至今,都难逃生老病死的轮回。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享年不过50岁(虚岁)。南怀瑾于2012年病故,享年95岁(虚岁)。
生存是人类的第一需要,追求长生长寿是人们的本能,自古皆然。可是,纵观五千年,人生七十古来稀,人生过百岁者又有几人?肉身成圣,与天同寿,不过是镜花水月而已。
公元2018年1月1日,红崖古镇,孔子塾院。我静静地观看门前的“太傅石”:“知虑不躁达于变,身行宽惠达于礼,威严不足以易于位,重利不足以变其心,恭于教而不快,和于下而不危。——战国策·王立周绍为傅”。
周绍,据说是赵惠文王的老师,生卒年不详。依据史书推算,《王立周绍为傅》的故事大约发生在公元前306年左右,距今约2300多年。虽然无法确定周绍的死亡时间,但是,可以确定周绍死亡至少2200年以上。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这是《寻梦环游记》里的一句话。相当好看的一部电影。我先和女儿一起看了一遍,然后,一家三口又看了一遍。尤其是伊梅尔达唱的那首《La Llorona》,太~好听了。)
长生是人们向往的目标,死亡则是人们不愿提及的话题。可是啊,长生的秘密就隐藏死亡里。
大卫·伊格曼在《生命的清单》里写道: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从人际关系网里消逝,你悄然离去;而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世界都将不再和你有关。
真正的死亡是世界上再没有一个人记得你。
时隔2200多年之后,生活在红崖古镇的人们,还有身边来来往往的游人,看到太傅石,自然会想起周绍。他依然生活在人们的记忆里,依然被后人铭记。时隔2200多年之后,依然荫及后世,依然能福泽乡里。
这难道不就是“长生”吗?
肉身长生当是虚妄,精神长生犹自可追。
三皇五帝、诸子百家、周绍、秦始皇、南怀谨……千百年后,依然有许许多多人记得他们,他们在人们的精神世界里获得了长生。
五百年有圣人出,其间名世者多若繁星。
五百年后,可有人记得你我?